記者從科技部獲悉,《半導體照明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簡稱《規劃》)已經正式發布。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產業規模將翻數倍,培育20—30家龍頭掌握核心技術的龍頭企業。業內人士認為,相關上市公司中有望誕生這樣的龍頭企業。
“十二五”產業規模將達5000億
《規劃》介紹說,近年來,許多發達國家(地區)政府均安排了專項資金,設立了專項計劃,制定嚴格的白熾燈淘汰計劃,大力扶持本國或本地區半導體照明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
當前,國際大型消費類電子企業瞄準新興應用市場,開始從產業鏈后端向前段發展;以中國臺灣地區為代表的集成電路廠商也加快了在半導體照明領域的布局,專利、標準、人才的競爭達到了白熱化,產業發展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態勢,已經到了搶占產業制高點的關鍵時期。
同時,我國半導體照明技術創新能力也得到了迅速提升,部分產業化技術已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產業已經具備了跨越式發展的機會。
為此《規劃》要求,“十二五”白光LED產業化光效達到(150-2001m/W),成本降低至1/5,芯片國產化率達80%。到2015年,國內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5000億元的目標,意味著“十二五”期間產業規模將增長數倍。
根據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提供的數據,2011年,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規模還只有1560億元。
上市公司有望誕生業內龍頭
《規劃》明確要求重點扶持有實力的企業做大做強。
《規劃》提出,“十二五”將培育20—30家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較多知識產權、自主品牌的龍頭企業,扶持40—50家創新型高技術企業,優化產業結構,顯著提升半導體照明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為實現規模和產業結構的相關目標,主管部門2011年起已經出臺了多項制度。
例如,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聯合印發了《關于逐步禁止進口和銷售普通照明白熾燈的公告》。發改委表示,《公告》將有力促進中國照明電器行業健康發展。
科技部也進一步加大了對半導體照明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并已經批復了“十城萬盞”試點示范城市。
在這樣的背景下,行業競爭已不僅僅是技術、產品和市場的競爭,資本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產業格局。通過證券市場的公開發行和交易來擴充融資渠道,在越來越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已經成為眾多企業進一步發展的追求。
數據顯示,目前LED行業的上市公司總數已多達數十家。其中包括長方照明、鴻利光電、瑞豐光電、萬潤科技、勤上光電等。業內人士認為,在上市公司中有望誕生可以與國際巨頭相抗衡的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