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春何許人也?他,長慶油田采油四廠員工,多年來取得各類技術成果40余項,四項發明成果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其中,“抽油井多功能盤根盒”和“采油井井口高壓雙級光桿密封器”已在石油生產中廣泛應用。僅密封器一項就創效10億元以上。
說起程少春,要從他的生活說起。他從小就是“點子王”,啥樣的彈弓槍都會做,惹得比他大的孩子天天圍著他轉;他愛畫畫寫字,寫過的宣紙在家里壘成厚厚一摞;他愛騎車遠游,愛喝酒交朋友,最近又迷上了京劇。
程少春說,他是一個隨性的人,有情趣的東西都喜歡,腦子里沒藩籬,奇思妙想就多了。看馬未都講瓷器,他來了靈感,發明了“單井取暖密閉爐”。他說發明有時就是換個想法。比如說伸手,別人習慣手心朝上,他就會翻個手背試試,效果反而更好。
程少春從不忌諱,當初發明東西的動力也包括掙錢還債。1999年,他做裝潢欠下一大筆債,按照當時工資,還債要還大半輩子。因為這,他急白了頭。
長慶采油四廠廠長李國慶說,誰都離不開錢,程少春也一樣。可他沒把心思全放在掙錢上。對于革新發明,他卻思路很清晰,天天想一步步去做,廢寢忘食。我見過他做出東西得意的樣子,比給他發一筆獎金都高興。
以他名字命名的“程少春密封器”,僅減少排放油液和縮短停井時間,每年即可使一個百萬噸級的采油廠減少生產損失和增產原油1.5626萬噸,產生直接效益5000多萬元。目前,長慶油田這種密封器有4000多個。他的設計圖紙被別人拿走賣了大價錢,生產密封器的廠家發了財,蓋了樓,給員工分了房,他分毫沒有。
有人勸他打官司,程少春琢磨一下,丟下一句話:“怎樣都是長慶油田受益了,就是我自己有損失,沒必要折騰。”
其實,算一算,程少春哪項發明革新的背后都有巨大效益,他比別人看得更透。比如“程氏壓力表接頭”,解決了冬季注水井常被膨脹的冰塊打翻而損壞,無法正常錄取資料的難題。一塊壓力表200多元錢,一個廠的水井有時就有1000多口。
當了石油人后,程少春一直在采油前線,吃住和工人在一起,他慢慢理解了石油人的擔當和不易。他知道采油工頭疼啥,有多辛苦,也知道哪些地方要改善,哪些地方要推倒重來。于是,他琢磨、革新。他喜歡聽工人說用了他的東西有多省事。他喜歡聽領導說,這東西好用,節省多少錢。
“這個本事(發明)給我帶來經濟利益我高興,但甭管什么樣的榮譽獎勵,比不過酒桌上這幫弟兄哥們向我豎起大拇指,夸我做了好事,夸我程少春把弟兄們從臟累苦中解脫了。”
也因為這,吃了無數苦頭的程少春創新熱情始終不減。一次在制作人氣分離密閉爐實驗時,爐內氣體爆燃打在他臉上,噴出的鐵焊渣子打到他的左臉塞滿了他的左眼。萬幸眼睛沒有瞎,卻開始怕光,一見到電焊弧光就疼痛落淚。妻子雖擔心,卻知道怎么勸也改變不了他創新的那股熱情,只能多囑咐他小心,常用雞蛋給他的左眼冷敷。
程少春說,他至今都記得工人解堵的那一幕。以前冬天,油田輸油管線一旦凍堵,工人就要不分白天黑夜地解堵。農歷大年三十,遠處傳來陣陣鞭炮聲,工人還躺在稀泥里拿著焊槍解堵,又冷又累,最后渾身的泥水結成冰了,手里捧著菜盆湯碗,躺在坑邊就睡著了。解得快還好,可噴槍火力不夠,常是前面剛剛解凍,后面又凍住了,有時一解就是一個多月。
“看到工人遭罪,我心里惱啊,為啥不能把40天的活變成1天,省下的時間讓他們打牌喝酒去?”程少春說。
于是,程少春沒日沒夜地鉆研。利用氧氣割搶和汽油噴燈的噴火原理,綜合制作了一個解堵火焰噴槍,一試,竟然噴出了兩米多長的火蛇,火焰噴槍終于成了。有一次,工人兩個多小時就解了堵。工人拿著程少春改進的噴槍,從山上沖下來,跳著叫著:“程司,你搞的這家伙太造板(方言,意為厲害)了!”
那一幕程少春一輩子忘不了。事后,他跑到山坡上長吼許久,他覺得把身邊工人從苦累臟中解脫出來,這感覺和兒時伙伴夸他什么槍都能做的那份驕傲是一個味兒。
其實在火焰噴槍前后,程少春的發明還有很多,他工作過的井站、作業區和廠子都能見到他的成果。也有人說,程少春有些發明就是小把戲,一學就會。比如他發明的防盜盒,沒啥技術含量,卻成功阻止了偷油。關鍵是程少春對工作用心了,發現了問題,而且解決了。
焊工惠師傅說,平日看程少春是個慢性子,寫寫毛筆字,畫一手好畫。可一旦是革新的事,立刻就變成急性子,一刻都不能等。剛到四廠,程少春就革新了井口壓力表防凍裝置。那段時間兩人天天白天跑站,一個個井站去安裝,把云盤山作業區給跑了個遍,惠師傅有些吃不消,卻發現程少春白天忙活兒,晚上還琢磨怎么改進革新成果。光材料他就有好幾個方案,一個個試來試去,力求最好。有時,他一天腦子里想著好幾項革新。
如今,程少春的創新路越走越寬。雖然只是一個中技學歷的油田操作工,但采油四廠破格讓他進了采油工藝所,還專門成立程少春工作室,并安排6個人協助他工作。
程少春說:“過去是游擊隊,小打小鬧、小改小革。現在有了計劃有了規劃,革新速度快了,對生產實際把握得更全了,信息反饋也更準了。今年我們就立7個項目,采油井數字化智能井口等,包括程少春第五代密封器,重點放在這些地方,重點打造。”
把別人的評價說給程少春聽,程少春說,評價太高了,自己就是一位普通的油田工人,只是從事的崗位、干的活兒和別人有差別而已。不同的就是干的這行他喜歡,所以傾注感情,又從中找到快樂和動力。
采訪手記:有愛才有創造
3月底,為了采訪程少春,我們從西安趕到銀川。隨后又去了他的家,去了他在靖邊的工作室,采訪了他的親人、同事和領導,甚至采訪了與他合作過的焊工師傅。
程少春樸實、靦腆、直率。他是那么普通,甚至讓我們有些困惑,該用怎樣的語言來描述這位普通卻又成就斐然的石油漢子?
但他確實又讓我們感動。他熱愛生活,熱愛自己的崗位,熱愛和自己一起在一線井站摸爬滾打的采油工兄弟。他熱愛創新,愛得那么執著,所以也讓他有了優異的成績。
創新給了他樂趣,減輕了別人工作的臟苦累,更給企業帶來了效益。這樣的創新,是值得尊敬的!隨著采訪的深入,我們讀懂了程少春,讀懂了他“我創造我快樂”的源泉。
向程少春致敬!
祝愿他的創新之路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