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然,90后,長得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性格偏內,是華北石油工程井下作業分公司哈國固井隊里一名普通哈籍操作工。
他剛來的時候,在井口班工作。平時只要說出工,他是第一個到達停車場整裝待發。有一次冬天的晚上在阿什姑里固井,這口井剛干完,那邊打來電話說塔是姑都可套管快下完了,馬上也要固井。可是現在正好趕上哈工倒班。
“都回家了,這可咋安排啊?”帶隊領導小聲嘀咕著。馬可然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мест фан (方先生),где сементож(哪有固井),я еду(我去)。”事后才知道,馬可然說自己剛來上班,好多都不會,想再多干一個班,希望早一點學會井口崗位的工作流程。回到基地,別的哈工都準時下班回家,他每次都會留下來,遇到不會的就主動找中方人問這問那,認真的記在筆記上,并且反復練習,模擬固井施工時井口的流程。由于問我的多些,也就是從那時起我和他建立起了友情。經過幾個班的學習,他能熟練地掌握井口的各個流程。
2014年工區分散,由于中方操作工少,急需從哈籍員工里面挑選幾個培養固井車操作。馬格然的勤學好問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再加上工作認真細心,性格極其穩定,經所有中方人的認可表決并全票通過,讓他來學習固井車操作。
固井車上沒有俄文說明,給剛開始學習操作的他帶來了苦惱。他想了一個辦法,問清每一個開關的作用后,便在每一個開關的地方貼上紙條標上俄語,還在筆記本上做了詳細的標注說明。每天利用收工的時間拉上我跑到固井車跟前,讓我教他操作打水,循環,倒閘門,一次次反復學習記憶,慢慢的對固井車有了自信。經過半年的實戰操作,他拿下了固井車全部操作規程,還掌握固井車的基礎保養,比如更換盤根,更換泵的軸承和油封等。
今年11月初,扎納諾爾固井施工“扎堆”了,臨時從薩基斯基地調了一輛固井車,安排馬格然擔任這輛車的主操。接到任務后,他一溜小跑到更衣室穿上工裝,又跑到灰庫提了一桶消泡劑,然后跑到車上檢查發動機的機油和冷卻液等,前期的準備工作他都是以“跑”的狀態在進行。經過4個多小時的雪地路程,到達巴迪士鉆井隊,晚飯都沒顧得上吃,迅速下車去接高壓管線,砸由壬等準備工作。雪花飛舞,大風嗖嗖叫著,刮到臉上如針刺。在零下20度嚴寒下,馬可然從車輛擺放、到施工結束,一直堅守崗位上。調水、動灰、加消泡劑、測比重、報比重,一步一步是那么有序的操作著,水泥漿比重打的很穩。
固完井后所有人對他豎起了大拇指,“阿格里格奇克馬格然,хорошо(音譯馬格然操作,好樣的)!”他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此時他的工作服上已經結滿了冰塊,眉毛上掛滿了“白霧”。
收工回來,他有時還給我們講當地的一些趣聞趣事,和我們一塊打排球。他的排球在隊上也算是數一數二的,尤其在傳球和吊球進攻上,他能發現防守空擋并且能把球推到位置,他的反應快、動作敏捷,一不留神就會讓他得逞。
現在馬格然可是隊上“一塊寶”,每當提起馬格然的名字時,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說:“阿格里格奇克,哈拉少!”(王強業 陳銀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