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石化質檢中心化工分析站熱電分部一共有26名職工,僅有兩名倒班男職工。在這個女性為主的小天地里,一旦遇到儀器故障,誰來維修?女工們首先想到的是黨員、技術員陳亞娟,說她有“兩把刷子”。
維修這活一般男人比較擅長,陳亞娟原先在家燈泡都不會換,家電壞了,有丈夫負責修理,可是在單位能指望誰?熱電分部主要負責公司入廠煤炭的檢測工作,分析數據稍有誤差,就會影響入廠煤和入爐煤的熱值差,給公司造成巨額損失。
由于煤粉細小,經常會堵塞管線、凹槽,導致檢測儀器故障。故障報修必須走流程,等生產廠家上門來修,不僅耽擱時間,至少要兩個多月,影響分析不說,還會產生高額的維修費用。陳亞娟覺得沒必要花這個冤枉錢,她就在廠家工作人員上門服務時,學習維修要領,認真研究儀器的構造和工作原理,漸漸理出了頭緒,儀器的小毛病再也不麻煩廠家了。
春節期間,當班檢測人員打電話給陳亞娟,反映做煤粉細度分析的振篩機壞了,只能人工操作,不僅浪費時間,還嚴重影響分析精度。陳亞娟匆匆趕到公司,認真檢查了機器,發現是煤粉進了凹槽,導致螺絲擰不緊,篩子放不平,機器無法工作。陳亞娟按照圖紙,拆下部件,全部認真清洗,并鉆到機器內部,用洗耳球把凹槽內的煤粉吹干凈。忙了大半天,終于讓機器恢復正常,陳亞娟的臉上沾滿了煤粉,成了“熊貓眼”。
3月初,陳亞娟維護定硫儀時,發現這臺分析煤炭中的硫含量的儀器異常,她用多個樣品比對后,確認分析結果誤差超標。檢查儀器的氣路,發現氣流不穩,超出0.8-1.2毫升/分鐘的正常范圍。估計又是煤粉作的怪。陳亞娟想方設法打開儀器,把管線、閥門、三通等配件一一拆下,仔細清理,吹掃后,重新裝配,查驗氣密情況,忙了一整天,終于讓儀器恢復了正常。
分光光度計是分析站常用的儀器,電機容易出現問題。陳亞娟多次摸索,用報廢的儀器練手,反復操練,學習拆裝技巧,并向維修技師請教,很快掌握了拆換電機,并保持運行平穩的技能。如今,儀器指示燈不亮、鍵盤失靈等小毛病都難不倒陳亞娟,她總是手到病除,讓儀器重新恢復正常,成為女工們信賴的“維修大師”。
陳亞娟的維修手藝在家里也派上了用場,多次排除家電故障后,丈夫也對她刮目相看,笑言自己要“下崗”了。
(金陵石化 竇豆 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