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八的大個頭,大嗓門,典型的西北漢子,戴著一副“瓶底子”眼鏡兒,看東西的時候總是喜歡仰著頭。就是這個看似粗人的人卻把西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廠上萬臺設備管理的妥妥帖帖,他就是該廠設備管理科科長羅得國。
運行六個月,維修九次,看著再生氣空冷器腐蝕將近40萬的維修費讓羅得國心里很是窩火。到底問題出在哪里,難道就沒有根治的辦法嗎?
“走,咱們今天再到現場去,我就不信找不到原因。”喊上設備管理員楊曉東,羅得國急匆匆趕往生產現場。
“都去了七八趟了,還去,我看這問題咱們根本解決不了。”設備管理元楊曉東嘟囔著表現出一絲的不情愿。
設備種類多,運行時間長,老化嚴重,維修費居高不下。在企業寒冬期,要管理好這些鐵疙瘩,對羅得國來說充滿挑戰。但老羅有一股子犟勁兒,在設備的“疑難雜癥”面前從不認輸。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次排查流程及分析,羅得國發現,空冷器里硫磺可能生成的反應主要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由上游脫硫塔脫硫反應產生硫磺并進入天然氣處理站,在分子篩處由于過濾作用截留在分子篩處,在分子篩再生期間由高溫再生氣溶解為液珠,帶出在空冷器管束處凝結產生。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由于在再生干氣中硫化氫過量期間分子篩也可吸收部分硫化氫,在高溫、含水、含氧環境下由硫化氫產生單質硫,后期同樣通過再生氣帶出并在空冷器中凝結,這是導致空冷器頻繁腐蝕的穿刺的原因 。
找到“病灶”,羅得國在技術人員的配合下將再生氣加熱后管線增建三通,越過分子篩,直接進入空冷器。在空冷器風機停止的情況下,通過250℃熱蒸汽吹掃空冷器管束,將硫磺溶解,并通過放空點燃將硫磺去除,一舉解決了空冷器腐蝕刺漏的頑疾。
每次設備問題解決后,老羅總會樂呵呵的開心上好幾天。但上萬臺設備,管理起來也不是那么輕松。
該廠1號站1號離心泵投運后,每次運行30分鐘左右泵體溫度過高,需要停泵,離心泵利用率僅10%。兩臺奈莫泵使用年限長,泵效僅有40-50%,同時使用才能滿足生產,導致現場無備用泵,給安全生產帶來隱患。
得知這一情況老羅又天天泡在現場,經過經分析,他發現該片區油井介質含氣量高,而且緩沖罐出口管線進在泵井口前,氣體很容易就能進入泵體,導致泵體溫度過高不能使用。
找到癥結所在,老羅組織技術人員對進口管線進行改造,緩沖罐出口管線不提高3米直接穿墻進泵房連接至泵進口。解決泵進氣的問題,1#外輸泵實現高效使用,節約2、3#奈莫泵年維修費用10萬元。
一個人的力量終歸有限,為調動崗位員工積極性,他通過開展“價值積分管理”把設備和崗位人員進行捆綁考核,不僅提高了設備的完好率,也讓一部分廢舊物資重新走上崗位。1-5月份,共計盤活積壓廢舊物資224項,激活存量資產價值72.17萬元。
(西北油田 侯小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