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至22日,中石化集團公司石油工程板塊業務競賽在華東石油工程公司江蘇鉆井分公司舉行。經過激烈的角逐,華東工程代表隊取得了鉆井液工團體第一,鉆井液業務團體第三,個人獲得4金3銀4銅的歷史最好成績。
奪金進行曲
來自江蘇鉆井分公司的曹偉祿和六普鉆井分公司的楊立可謂是這次大賽的佼佼者,他們分別以總分87和80.72獲得了鉆井液工和鉆井液業務競賽的第一名。
曹偉祿能拿到鉆井液工競賽第一名是本次大賽的一個“大冷門”,因為從集訓到賽前,他的成績一直就不是很理想。用他自己話說,能拿到第一只是運氣好而已。其實,對于曹福祿來說,他是此次大賽中為數不多的技校畢業生,底子相對較弱,為了能趕上其他選手,曹福祿堅持每天學習訓練16小時,只要得空他就會泡在教室和實驗室,不厭其煩的做練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他的刻苦得到教練的肯定,也印證了“勤能補拙”這句成語的內涵。他說:“公司對我們寄予厚望,為我們的生活、學習提供許多便利條件,我們一定要抓住每一次訓練的機會,要把每一步操作都做到精益求精”。
在大賽中,來自華東工程六普鉆井公司的選手楊立,沉著應對每一個比賽項目,最終在本次大賽中發揮出較好的水平,一舉奪得鉆井液專業第一名,拿到了金牌。說到這次大賽,楊立透露了一個小秘密,原來,集訓一開始他還和伙伴們組建了一個學習團隊。在這個團隊中有“技能大拿”,也有“計算神童”,還有案例分析的“神探”,集訓期間,他們相互討論,相互學習,形成了優勢互補、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這不,在進行在工程師小型實驗時,他們根據自己思路拿出不同的實驗配方,并根據每次實驗的效果,進行分析、研究和總結,從中選取最佳方案。這樣做一次實驗,相當于常規做三次實驗,積少成多,最后做出了一個很系統的數據庫,這對最后大賽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還是真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呢!
教練暢想曲
9月22日是業務競賽發布成績的日子,從烈日炎炎的六月到層林盡染的金秋 , 三個多月來堅持和努力,100多天的等待和期盼,終于換來了收獲的時刻。發布會現場內,選手們個個翹首以待,坐立不安;領隊們則悄悄地記下隊員的成績,快速的計算,整個成績發布現場,顯得格外凝重和緊張。發布會現場外,負責此次集訓鄭和老師和黃物星老師,幾乎沒有離開過,他們一直守候門口,焦急地等待著……
自接到集團公司石油工程板塊業務競賽通知后,華東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江蘇鉆井公司鉆井液公司抽調出5名優秀的技術人員、技術能手組成教練團隊,并仔細分析每個選手具體情況和薄弱點,制定了嚴密的培訓計劃,明確訓練進度和目標。整個集訓過程中教練們主動放棄了節假日休息充分利用時間開展訓練。“大賽是鍛煉操作員工最好的平臺,參賽選手的辛苦我們都很清楚,我們教練的職責就是帶領團隊努力取得好成績,為公司爭光,不讓選手帶著遺憾離開賽場。”擔當業務競賽總教練的龔厚平如是說。
“來來來,我們一起合影留念吧”,選手們取得的優秀成績,令教練們很欣慰,表彰大會一結束,龔厚平,許春田兩位總教頭帶著所有教練和獲獎選手合影。這時所有獲獎選手不約而同的摘下獎牌,戴在了教練身上,鉆井液專業組金牌得主,楊立說:“感謝你們三個多月我們付出汗水和辛勞,是你們的無私付出成就了我們的獎牌。”
“你們心里美不美?”“美!”金牌教練與金牌選手的燦爛笑容定格在了屬于他們的那一刻……
競賽小插曲
9月20日,中石化集團公司石油工程板塊業務競賽即將拉開帷幕,可令人疑惑的是理論考試的考卷還不知所蹤。時間來到了上午8時20分,當華東石油工程公司總經理袁建強來到現場,只見有人迅速從車里取出來兩只密封文件袋。原來,為了保證考試的絕對保密,大賽的組委會將出卷人進行“隔離”將試卷封存,并由華東石油工程公司總經理袁建強在臨近考試的最后一刻,才把考卷帶到現場,這保密做得絕了!
本次大賽還吸引了多家媒體的注意,江蘇工人報、揚州日報、揚州電視臺和江蘇油田電視臺等專門派出記者對大賽的舉行進行報道,一時間,許多“長槍短炮”們圍著比賽現場搶鏡頭,找素材。鉆井液專業技術裁判組副裁判長任立偉“一不小心”被 “堵住”,三臺攝像機,五臺相機都對準他,“瞧瞧這架勢,整的跟采訪電影明星似的”路人甲一時不明所以訥訥地說。
近年來,為了加快一線人才培養,強化提升“三基工作”,打造高端石化,集團公司開展了多工種、多層次、多方位的業務競賽,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王春江說:“大賽的舉行,為員工提供了切磋技藝、交流經驗、傳播知識的平臺,為公司發現人才、培養人才、選拔人才,提高隊伍整體素質,夯實了基礎。”
(華東石油工程 錢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