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8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農藥管理條例(修訂草案)》(簡稱《草案》)獲通過。業內專家和相關企業表示,《草案》將管理職責劃歸農業部門,既提高了監管效率,也有利于解決重復監管、監管盲區并存的問題。同時《草案》還明確了農藥生產經營者的責任,加大了對制售假冒偽劣農藥等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這些都有利于行業的良性發展。業界期待相關實施細則能盡快出臺。
“農藥的生產、登記、經營、使用將與藥品一樣實現全程化、一體化,由農業部門統一管理,使農藥全生命周期實現可追溯。”2月9日,山東省農藥檢定所所長楊理健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鐘華認為,《草案》將改變農藥管理“九龍治水”的現狀。將農藥生產管理職責統一劃歸農業部門并強化監管手段,表明國家對農藥行業的管理將更加明確,同時也會更加嚴格,有利于解決重復監管、監管盲區并存的問題。
據了解,《草案》圍繞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出三項舉措:一是嚴格全過程管理。將農藥生產管理職責統一劃歸農業部門,對農藥生產經營實行許可制,鼓勵減少農藥使用量,加強劇毒、高毒農藥監管。二是明確生產經營者對農藥安全和有效性負責,要求及時召回有嚴重危害或較大風險的農藥。三是對制售假冒偽劣農藥等違法行為通過提高罰款額度、列入“黑名單”等措施加大懲戒力度。
楊理健表示,《草案》對農藥管理制度、登記制度、生產管理制度、經營管理制度、假冒偽劣農藥定義、農藥的使用回收以及違法懲處等進行了重大修訂。隨后,農業部將制定《農藥管理條例》實施的相關細則,規范每一種監管措施和行政許可管理辦法,促進生產企業規范生產,經營單位正規經營,使用者科學合理使用,監管部門依法依規管理。
對于《草案》中明確監管部門、簡化登記程序及加大違法行為處罰力度等內容,農藥企業表示出非常支持的態度。安徽廣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季嘉嘉表示,取消臨時登記,提高了登記門檻,以后登記的農藥技術水平更高,保證了科學性,對正規農藥生產企業十分有利。
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敬權認為,《草案》除了可以簡化審批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外,還杜絕了不規范企業亂鉆空子的可能性。“《草案》從法規上明確了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加大了制造假冒偽劣農藥的懲罰力度,這對于規范生產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的重點企業來說,是一直翹首以盼的事情,有利于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孫敬權說。
四川省福華農科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張華表示,《草案》提出了農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促使行業內的優質企業更加重視研發和創新,加大研發投入,強化安全環保工作,進一步提升企業的規范化、標準化管理,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修訂重點內容
●交由農業部門統一管理。
●明確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
●擴大農藥登記的申請主體。
●允許轉讓登記資料。
●改革農藥登記試驗制度。
●取消農藥臨時登記。
●完善假農藥的定義。
●完善劣質農藥的定義
●改革農藥生產許可制度。
●規范委托生產行為。
●健全農藥生產管理制度。
●加強農藥標簽管理。
●實行農藥經營許可制度。
●健全農藥經營管理制度。
●完善農藥使用。
●強化農藥使用者的義務。
●完善農藥使用記錄制度。
●建立農藥廢棄物回收制度。
●建立農藥誠信檔案制度。
●建立農藥召回制度。
●完善已登記農藥退出規定。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化工精神,傳遞更多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向原作者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