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和行業發展中錯綜交織的深層次矛盾,石油和化工行業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落實“五位一體”總體戰略,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創新驅動和化解產能過剩,行業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一、2016年行業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一)石油和化學工業
根據統計局數據,2016年,石油和化學工業規模以上企業29624家,全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29萬億元,增長1.7%;利潤總額6444.4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分別占全國規模工業主營收入和利潤總額的11.5%和9.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5萬億元,下降5.9%,占全國工業投資總額的9.4%;資產總計12.54萬億元,增幅3.9%,占全國規模工業總資產的11.7%;進出口貿易總額4778.2億美元,下降9.2%,占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3.0%,其中出口1708.7億美元,降幅6.1%,占全國出口貿易總額的8.1%。
2016年,石油和化工行業主營收入利潤率為4.85%,同比下降0.08點;每100元主營收入成本為84.30元,上升0.25元。全年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3.2天;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25.0天;全行業虧損面13.6%。
2016年石油和化工行業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表
(單位:億元、億美元、%)
項 目 |
1~3月 |
1~6月 |
1~9月 |
1~12月 |
增加值增幅 |
9.1 |
8.7 |
8.0 |
7.0 |
主營收入 |
29984.4 |
62295.8 |
95440.0 |
132853.1 |
同比 |
-0.5 |
-1.1 |
-0.5 |
1.7 |
利潤總額 |
1165.4 |
2887.0 |
4374.9 |
6444.4 |
同比 |
5.1 |
-7.2 |
-3.1 |
0.0 |
投資總額 |
- |
- |
- |
21522.2 |
同比 |
- |
- |
- |
-5.9 |
進出口總額 |
1054.1 |
2254.6 |
3492.2 |
4778.2 |
同比 |
-17.8 |
-15.0 |
-13.0 |
-9.2 |
根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的景氣指數顯示,2016年12月,中國化學工業景氣指數為92.38,較上月上升1.52點;油氣行業景氣指數為94.08,較上月大幅上升7.59點。均創兩年來新高。
2016.1~12月化學工業和油氣行業景氣指數變化情況

(二)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
2016年,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規模以上企業293家,行業增加值同比下降3.6%;實現主營收入7854.9億元,同比下降17.3%;利潤凈虧損543.6億元,上年為盈利857.8億元;資產總計2.26萬億元,下降3.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31.0億元,下降31.9%。
2016年,全國石油天然氣總產量3.31億噸(油當量),同比下降3.0%。其中,原油產量2.00億噸,下降6.9%;天然氣產量1368.3億立方米,增長2.2%;液化天然氣產量695.3萬噸,增幅29.9%。全年進口原油3.81億噸,同比增長13.6%;進口天然氣752.4億立方米,增長22.0%。
石油天然氣開采業主營收入利潤率為-6.92%,上年為9.03%;每100元主營收入成本87.87元,同比增加13.40元。全年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5.7天;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34.1天;行業虧損面為39.2%。
2016年石油天然氣開采業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表
(單位:億元、%)
項 目 |
1~3月 |
1~6月 |
1~9月 |
1~12月 |
增加值增幅 |
1.3 |
-2.0 |
-3.3 |
-3.6 |
主營收入 |
1572.9 |
3503.1 |
5459.9 |
7854.9 |
同比 |
-28.8 |
-24.7 |
-22.6 |
-17.3 |
利潤總額 |
-302.3 |
-412.6 |
-435.8 |
-543.6 |
同比 |
- |
- |
- |
- |
投資總額 |
- |
- |
- |
2331.0 |
同比 |
- |
- |
- |
-31.9 |
(三)石油加工業
2016年,石油加工業規模以上企業1397家,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實現主營收入2.88萬億元,下降2.0%;利潤總額達1703.6億元,創歷史紀錄,增幅120.4%;資產總計1.79萬億元,增長8.9%;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25.3億元,增長7.3%。
2016年,全國原油加工量5.41億噸,同比增長2.8%;成品油產量(汽、煤、柴油合計,下同)3.48億噸,增長2.5%,其中,柴油產量1.79億噸,下降1.3%;汽油產量1.29億噸,增長6.4%。全年出口成品油3820.2萬噸,增長50.2%;出口總額167.5億美元,增幅11.6%。
石油加工業主營收入利潤率為5.92%,同比上升3.29點;每100元主營收入成本75.12元,下降2.94元。全年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1.0天;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9.4天;行業虧損面為16.2%。
2016年石油加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表
(單位:億元、%)
項 目 |
1~3月 |
1~6月 |
1~9月 |
1~12月 |
增加值增幅 |
11.3 |
9.4 |
8.1 |
7.3 |
主營收入 |
6500.7 |
13543.9 |
20637.6 |
28764.1 |
同比 |
-3.1 |
-7.3 |
-5.8 |
-2.0 |
利潤總額 |
406.6 |
878.6 |
1203.1 |
1703.6 |
同比 |
- |
177.3 |
202.6 |
120.4 |
投資總額 |
- |
- |
- |
2125.3 |
同比 |
- |
- |
- |
7.3 |
(四)化學工業
2016年,化學工業規模以上企業26409家,行業增加值增幅8.0%;實現主營收入9.21萬億元,同比增長5.3%;利潤總額5073.2億元,增幅11.7%;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1萬億元,下降0.7%;資產總計8.04萬億元,增長5.2%;出口貿易總額1413.0億美元,下降7.1%。
2016年,全國主要化工產品總產量約5.69億噸,同比增幅2.0%。其中,化肥總產量(折純)7004.9萬噸,下降4.8%;燒堿產量3283.9萬噸,增長8.8%;乙烯產量1781.1萬噸,增長3.9%;合成材料總產量1.42億噸,增長8.0%。全年輪胎外胎產量9.47億條,增幅8.6%。
2016年,國內橡膠制品出口總額443.5億美元,占石油和化工行業出口總額的26.0%,同比下降8.1%;化肥出口量和出口額分別為2786.4萬噸(實物量)和66.3億美元,下降21.5%和39.5%。
化學工業主營收入利潤率為5.51%,同比上升0.32點;每100元主營收入成本86.71元,下降0.29元。全年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3.9天;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27.0天;行業虧損面為12.9%。
2016年化學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表
(單位:億元、億美元、%)
項 目 |
1~3月 |
1~6月 |
1~9月 |
1~12月 |
增加值增幅 |
9.1 |
9.5 |
9.0 |
8.0 |
主營收入 |
19999.7 |
43298.2 |
66451.5 |
92124.5 |
同比 |
3.6 |
3.7 |
3.8 |
5.3 |
利潤總額 |
1017.3 |
2325.8 |
3473.1 |
5073.2 |
同比 |
19.8 |
13.8 |
13.9 |
11.7 |
投資總額 |
- |
- |
- |
16148.5 |
同比 |
- |
- |
- |
-0.7 |
出口總額 |
326.4 |
694.8 |
1164.7 |
1412.9 |
同比 |
-10.0 |
-8.1 |
-7.5 |
-7.1 |
(五)專用設備制造業
2016年,專用設備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1525家,實現主營收入4109.7億元,同比下降4.1%;利潤總額211.2億元,降幅23.5%;資產總計4419.8億元,增長3.6%;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17.5億元,下降23.9%。
2016年生產石油鉆井設備21.4萬臺(套),同比下降12.2%;生產煉化專用設備186.7萬噸,下降13.6%。
專用設備制造業主營收入利潤率為5.33%,同比下降0.19點;每100元主營收入成本87.53元,上升1.39元。全年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23.6天;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72.8天;行業虧損面為17.8%。
2016年專用設備制造業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表
(單位:億元、%)
項 目 |
1~3月 |
1~6月 |
1~9月 |
1~12月 |
主營收入 |
911.2 |
1950.5 |
2891.0 |
4109.7 |
同比 |
0.1 |
-1.3 |
-2.1 |
-4.1 |
利潤總額 |
43.7 |
95.1 |
134.5 |
211.2 |
同比 |
-16.4 |
-19.0 |
-19.6 |
-23.5 |
投資總額 |
- |
- |
- |
917.5 |
同比 |
- |
- |
- |
-23.9 |
二、行業經濟運行主要特點
(一)經濟增長分化
2016年,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增長顯著分化。從增加值看,全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比上年回落1.5個百分點。其中,化學工業增幅8.0%,煉油業增長7.3%,油氣開采業則是下降3.6%。化學工業中,專用化學品、農藥和合成材料制造等增加值增速較高,分別為10.8%、10.8%和10.0%。但是,化肥制造和化學礦采選等增加值增速只有3.6%和5.4%。
從主營收入情況看,三大板塊中,油氣開采降幅較大,達17.3%;石油加工業則小幅下降2.0%。化學工業收入增長5.3%,其中專用化學品和合成材料收入增幅較快,均為7.6%;基礎化學原料制造增幅次之,為6.7%;而化肥行業則是下降4.5%,橡膠制品業增速也只有2.6%。
從主要產品產量看,原油產量降幅達6.9%,2010年以來首次下降。汽油、煤油產量增幅分別為6.4%和8.9%,而柴油則下降1.3%。主要化學品中,無機化學原料產量增幅僅為2.2%,但有機化學原料和合成材料增幅分別為5.7%和8.0%。
2016年石油和化學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長情況(單位:%)


2016年石油和化工行業主營收入累計增長情況(單位:%)

(二)結構調整加快推進
一是在政府引導下,行業和企業加大去產能的力度。如化工大省山東持續開展化工行業綜合整治,加快企業搬遷改造和集聚發展;浙江大力處置“僵尸企業”,淘汰化工落后裝置和工藝;江蘇對全省石化產業布局重新界定,大調整、大優化。
二是產品結構加快調整。成品油質量升級,國四汽柴油標準在全國施行;水煤漿等先進煤氣化技術在煤化工領域中的應用更加普遍,降低了企業的耗能和排放;緩控釋肥、水溶肥、生物肥料等在化肥中的占比進一步提高;磷化工更多利用國內低品位磷礦資源,加強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水性涂料在涂料行業企業生產中越來越成為趨勢;一些大型煉化企業從原來單純提供通用原料,通過更加重視研發,改進配方,增加牌號多樣性等,向市場提供差異化、專用性、功能性的合成材料;輪胎行業質量水平繼續提升,低滾阻力防滑綠色輪胎比重進一步提高,等等。產品結構的改善,對滿足和帶動下游升級需求,促進行業提質增效,推動長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三是兼并重組增多,集中度提高。如佰利聯并購四川龍蟒,躋身亞洲第一,成為全球第四大鈦白粉生產企業;沙隆達并購農藥巨頭ADAMA,一躍成為中國最大、世界領先的農化公司,成為我國農藥行業的旗艦型企業等。
四是化工搬遷入園工作加快實施。隨著2015年底工信部印發的《促進化工園區規范發展的指導意見》,化工企業向化工園區搬遷和發展成為重點,在政府、社會和企業的共同作用下,2016年化工企業搬遷入園步伐明顯加快。
五是企業在環保、安全、科技、智能制造方面的投入加大。2016年,石化行業內企業投資的主要方向集中在技術改造、環保項目、科研創新、提升管理水平、智能制造、兩化融合等,這也是改造和提升傳統工業的有效投資方向,總體來看,行業內企業整體能力和發展能力有所提升。
(三)產業提質增效取得進展
2016年煉油業產品結構調整繼續加快,國V汽柴油升級改造全面完成,2017年1月1日起,全國實行國V標準。由于成本下降和優質優價,2016年煉油業效益持續高速增長,利潤總額逾1700億元,創歷史新高,增幅超過120%。化學工業效益持續改善,利潤也創歷史紀錄,增幅近12%。特別是基礎化學原料提質增效最為顯著,利潤增速達38.1%,對化工行業利潤貢獻率達70%;合成材料利潤也呈現高速增長勢頭,增幅達41.8%,位居化工各行業之首,貢獻率超過38%。石油和化工傳統產業提質增效取得明顯進展。
(四)價格觸底回升
2016年,石油和化工行業價格總水平連續第5年下降。但是,石油和主要化學品市場呈現觸底回升走勢,價格降幅不斷收窄,特別是進入第3季度后,回升明顯加快。價格指數顯示,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全年價格總水平下降16.4%,同比收窄約21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收窄12.8個百分點。化學原料和化學品制造業下降2.8%,為5年來最低降幅,同比收窄3.9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收窄2.8個百分點。
2015年油氣開采和化工行業生產者出廠價格走勢(單位:%)
(五)出口貿易結構改善
2016年,盡管出口額連續第2年下降,但出口貿易結構有所改善。傳統優勢產品橡膠制品和化肥出口額占比下降,成品油、有機化學原料、合成樹脂和專用設備等占比上升。數據顯示,2016年橡膠制品和化肥在出口額中的占比分別下降0.5和2.1個百分點;但是,成品油占比則上升了1.6個百分點,有機化學原料和合成樹脂分別上升1.1和0.5個百分點,專用設備上升0.6個百分點。
(六)能源效率繼續提高
2016年,行業總能耗增速繼續放緩,能源效率繼續提升。數據顯示,全年石油和化工行業總能耗增長1.3%,增速創歷史新低,同比回落1.6個百分點。其中,化學工業總能耗增長1.0%,同比回落2.2個百分點。石油和化工行業萬元收入耗標煤同比下降0.4%,近年來首次下降。其中,化學工業萬元收入耗標煤同比下降4.0%,創歷史最好水平。
重點產品單位能耗多數繼續下降。數據還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我國噸油氣產量綜合能耗同比下降9.3%,噸原油加工量綜合能耗微幅增長0.6%,噸乙烯產量綜合能耗下降1.9%,噸燒堿產量綜合能耗下降1.9%,噸純堿產量綜合能耗增長2.0%,單位電石、黃磷和合成氨分別下降2.4%、4.3%和0.6%。
三、行業經濟運行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2016年經濟運行實現穩中有進目標,但行業經濟運行的基礎仍不很穩定,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矛盾和問題還比較突出。
(一)產能結構性過剩矛盾和風險依然存在
在一些產能嚴重過剩行業,落后產能和“僵尸企業”仍沒有完全退出,在價格低位和環保核查嚴格環境下,有些僅僅只是暫時性的歇產或減產,一旦價格回升或環保核查放松,有可能死灰復燃,重新對市場運行帶來壓力和困擾。同時,一些產能利用率較低的行業比如說煉油目前投資沖動仍很大,一些價格好轉效益改善的行業如氯堿等投資沖動又開始顯露苗頭,值得關注。
(二)企業運營成本上升和投資環境亟待改善
一方面是企業成本上升的壓力很大,煤炭、石油等原料成本在2016年價格上漲明顯,企業用能成本上升,同時物流、融資和人工等成本總體仍在攀升,企業經營壓力加大;另一方面是投資環境仍有改善的空間,如有些產業政策欠精準,有時“一家企業生病,全行業吃藥”,企業投資無所適從;一些精細化工和專用化學品投資項目或技改項目只能按照大石化管理規范要求,雖監管方便同時也造成企業資源浪費;各地土地、環保、監管等政策不統一,導致不公平競爭,對企業投資決策帶來困擾;一些企業小試中試項目審批手續繁雜,不利于企業投資創新等。
(三)油氣開采業效益惡化
2016年,油氣開采業利潤歷史上首次出現凈虧損,全年虧損額達543.6億元,虧損情況持續加劇。收入也是深度下降,全年降幅達17.3%,連續第2年下降。油氣開采業效益長期惡化的直接原因是油價大幅下降。監測顯示,盡管2016年國際油價震蕩回升,但均價水平仍處于歷史較低位,我國大慶原油(現貨)年均價格36.97美元/桶,為2004年以來最低,同比跌幅21.0%;勝利原油年均價格為34.98美元/桶,跌幅25.4%。由于油氣開采業效益嚴重惡化,導致石油和化工全行業經濟回升顯得乏力。
(四)行業投資總體疲軟
2016年,石油和化工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連續第2年下降,且降幅較上年擴大1.8個百分點。其中,化學工業投資歷史上首次出現下降,這與全國工業投資保持增長的局面形成鮮明反差。投資仍然是目前維系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國有企業受到目前油價以及采油成本相對較高影響,資本支出明顯減少,對國內油氣資源儲量正常接替以及下游油氣工程服務企業開工水平帶來較大不利影響。民營企業受到成本上升以及投資環境影響,目前整體投資動力不足,特別是在新興領域的投資動力缺乏,不利于化工新興產業的培育和壯大。特別值得警惕的是,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投資持續大幅下降,有可能對我國未來能源安全產生不利影響。
(五)國際化工市場壓力增大
一方面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貿易摩擦繼續高發,根據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共遭遇27個國家和地區發起的119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涉案金額143.4億美元,案件數量和涉案金額同比分別上升了36.8%和76%,其中化工產品占比較大,美國在上年剛對我國乘用胎發起雙方調查后,2016年再次對客貨商用車胎雙反。另一方面,受中東、韓國等新增產能裝置投產加快的影響,國外化工產品對國內市場的沖擊加大。海關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有機化學原料進口持續高速增長,進口量達到5854.1萬噸,同比增幅26.0%,凈進口4565.7萬噸,增幅達33.1%。其中,混合芳烴進口達1170.1萬噸,增長81.2%;甲醇進口880.3萬噸,增幅58.9%。2016年我國合成材料進口也是處于高位,進口量4498.4萬噸,小幅下降1.4%;凈進口量3585.3萬噸。其中,合成橡膠進口量增幅達64.1%。一些大宗化工產品進口持續快速增長,加劇了國內市場無序競爭,傷害了我相關企業的利益。
2016年,化工行業出口總額同比下降6.1%,連續20個月累計下降。目前外需市場依然不振,出口壓力還在增大。
(六)行業安全環保問題仍較突出
2016年,石油和化工行業安全爆炸事故偏多,環保不達標情況仍不少存在,對行業平穩健康運行帶來較大干擾。一批涉化工業園區離規劃先行、管理規范、綠色發展還有不小的差距;同時,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中石化企業面臨的挑戰和任務都很艱巨,行業“三廢”(廢水、廢氣、廢固)問題如何努力解決,這對行業企業的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化工精神,傳遞更多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向原作者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