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隨著浙能新天煤化工公司酸性氣管道基礎開始澆筑,國內首創酸性氣體入鍋爐摻燒改造工程在該公司正式啟動。圖為工作人員在現場忙碌場景。斯俊 攝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祝益軍 斯俊 報道 7月18日,隨著浙能新天煤化工公司酸性氣管道基礎開始澆筑,國內首創酸性氣體入鍋爐摻燒改造工程在該公司正式啟動。該工程通過將酸性氣體引入煤粉爐摻燒,使酸性氣體處理過程更為簡單高效。酸性氣體燃燒產生的熱量,將使熱電鍋爐每年節約燃煤近6.5萬噸,產生效益近900萬元。改造完成后,浙能新天煤化工公司將成為國內首家酸性入煤粉鍋爐摻燒的煤化工企業。
浙能新天煤化工公司酸性氣體入鍋爐摻燒工程采用國內首創的酸性氣(shiyou168.com)體入鍋爐摻燒技術。該項目總投資1358萬元,計劃今年10月中旬完成全部改造工作,項目完成后,熱電鍋爐將每小時處理1.35萬立方米高濃度的酸性氣體。
煤化工工藝流程中會產生幾種可燃酸性氣體,現國內投產的幾個煤化工項目均應用硫回收裝置反應處理,再將處理后的煙氣導入脫硫裝置進行脫硫后進行排放。由于硫回收處理工藝不夠成熟,反應后的煙氣成份較為復雜,將導致后續脫硫系統運行狀態惡化,特別是在超低排放投用后,嚴重時可能造成排放指標超標。
為保證煤化工系統運行穩定性,實現酸性氣完全可靠處理,浙能新天煤化工公司于2018年初啟動酸性氣引入煤粉鍋爐摻燒工作,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委托專業機構編制了《酸性氣入鍋爐摻燒方案分析研究報告》《酸性氣入鍋爐摻燒(代替新增硫回收裝置)可行性研究報告》。經過多次討論和審議,該公司酸性氣體入鍋爐摻燒可研報告通過專家評審。
據悉,浙能新天煤化工公司年產2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項目是目前世界上單體最大的煤制氣項目。酸性氣體入鍋爐摻燒工程投用后,不僅將使煤化工酸性氣體得到根本性地燃燒處理,還將極大提高新天煤化工清潔排放水平,助力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