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香港媒體有消息稱,中海油總公司計劃在廣東湛江建造一家年產能60萬噸的潤滑油工廠,此外還計劃建造一家年產能300萬噸的瀝青工廠。這是中海油首次涉足潤滑油項目,也是中海油進一步拓寬下游精細化工業務的一大舉措。
昨天,中海油的新聞發言人劉俊山向《第一財經日報》證實,公司確實有這方面的計劃,但是還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此類規模的石化項目,投資金額大致要達到200億元左右。之所以要新建這些項目,是公司朝精細化工方向發展,對石化產品進行深加工,最先提煉出來瀝青,進一步提煉便會得出潤滑油,可以此提高產品附加值。
中海油新聞部門相關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公司一直致力于向綜合性能源公司發展,但并非盲目擴展。而是充分考慮到公司自身產品特點來走差異化發展道路。其在渤海海域出產的原油相當一部分屬于油質不佳的重質高酸原油,加工成成品油的難度很大,但卻能夠煉成優質的瀝青。據此,中海油在海南發展了300萬噸的瀝青生產能力,銷售勢頭非常好。
中海油總經理傅成玉早前曾表示,中海油集團期望增加重油資源的附加值,煉制重油產生的瀝青占據內地30%至40%的市場份額,高檔次的瀝青產品則有望取替進口產品。此次擴建瀝青工廠應該是為了進一步擴大其市場競爭力。
一位石化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從石化行業發展趨勢來看,煉化一體、充分利用好副產品,通過深加工為相對附加值高的產品能大幅提升石油煉化企業的利潤。從目前市場行情看,瀝青和潤滑油的市場需求都很旺盛,國家在這兩種產品方面有大量進口,特別是潤滑油市場,雖然有中石化、中石油、殼牌等國內外對手的激烈競爭,但因其需求空間很大,所以盈利能力較強。
劉俊山則表示,此次新建的兩個石化項目并非是中海油惠州煉油工程的配套項目,中海油在惠州擁有1200萬噸的大亞灣惠州煉油項目,這是國內第一個能夠加工重質高選油品的煉廠,出廠包括航空油在內的優質成品油。這個煉油項目將在2008年10月建成投產。
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中海油非油氣產品的產量增長迅速。其中,尿素產量達192.75萬噸,同比增長41.6%;瀝青176.6萬噸、燃料油626.1萬噸,分別增長13.3%和10.7%。
昨天,中海油(0883.HK)收報于9.39港元/股,跌3.096%。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