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新聞網訊(王常玲 王震璽)12月27日12時27分,正在值班房吃午飯的職工榮樹濤收到一條手機短信顯示,王587-7井出現異常情況。急速趕到井場后,他發現安裝在該井上的監控系統已被不法分子斷電,但報警器還是及時向他的手機發出報警信號,不法分子聞風而逃。
????這套“油田多用監控系統”的發明者是勝利油田現河采油35隊的責任技師張希茂,這項技術也是現河廠通過創新成果轉化“綠色通道”成功應用于生產實踐的技術之一。僅2010年,現河采油廠已有24項創新成果在現場得到應用,轉化成為看得見、摸得著的生產力和經濟效益。
????“十一五”期間,現河廠共申報專利61項,已授權43項,采油廠獎勵基層技術創新成果44項,獲局技能人才創新成果3項,有兩名職工還獲得油田“為民技術創新獎”銅獎。但受困于部分井下工具革新技術的安全論證難和資金問題等原因,前些年,在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方面存在著“苗多果少”的現象。
????近兩年,現河廠從助力生產經營建設效益發展出發,高度重視群眾性技術創新成果的轉化。他們以每年的“QC成果”發布會和基層技術創新成果發布會為載體,搭建起成果孵化的平臺,并不斷強化這一平臺的創新功能、聚集功能、示范功能和交流功能。同時,現河廠逐步形成了立項論證、方案完善、試制加工、現場試驗、專利申請、推廣應用的運行程序,建立起成果轉化的“綠色通道”,較好地實現了從研發、生產到應用的一條龍服務。成果轉化速度也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
????今年冬天,現河采油13隊的采油班職工就感覺很幸福。在給加熱爐點火時,他們再也不用擔心爐膛內可能存在的余氣造成的爆燃,職工汪洪勇發明的“自動打火器”,讓他們只要輕輕按動遙控器開關,就可以順利地完成點火。汪洪勇介紹,這個發明于2009年8月研制成功,當年11月,就在幾口井上試驗應用成功,今年冬天已在采油13隊全面推廣。
????“創新成果轉化資金在成果的快速轉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爆F河廠科技辦副主任張曉芳介紹說。不可否認,資金問題一直是困擾成果轉化成效的重要因素。近幾年,為加快成果轉化速度,現河廠專門從每年的科研經費中切出部分資金作為成果創新資金,重點支持實施成果轉化后形成的應用前景好、能夠解決采油廠生產過程中的具體問題、且對經濟效益有拉動作用大的項目。為提高項目轉化成功率,在論證過程中,這個廠由科技辦組織安全科、工藝所、注采科、勞資科、工會共同對基層提出的課題進行必要性、可行性、安全性論證。張曉芳介紹,采油廠平均每年能收到各單位申報的課題有50多項,經論證篩選后,立項30余項,最后采油廠和各三級單位扶持加工的大概在20項左右,成果轉化率已近70%。
????轉化速度的加快,也大大激發了基層職工群眾的創新熱情。從研制成功到應用生產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油田多用監控系統”的發明者張希茂的勁頭更足了,他新革新的《剎車電器連鎖裝置》目前正在試驗階段,他希望這項旨在保護職工人身安全、減輕勞動強度的革新技術,能盡快的應用于生產,給一線職工帶來更多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