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四個交易時段油價下跌逾10%,此次油價下跌與09年的油價反彈有著同樣的特點,即油價是隨著整體經濟因素而動,并非供求問題的作用。事實上,油價下跌正是在全球供應變化有利于油價上漲的時候出現的,比如說軍事組織攻擊尼日利亞的石油基礎設施。
就連認為基本面因素有利于油價上漲的分析師也警告說,如果經濟復蘇的“綠芽”夭折,油價可能下降。
Barclays Capital駐紐約石油分析師杰卡佐(Costanza Jacazio)說,油價下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宏觀經濟層面出現了一些更為悲觀的數據。Barclays Capital預測美國原油本季度平均價格為71美元/桶。
人們認為經濟復蘇將導致全球石油需求恢復,因此09年迄今油價上漲逾一倍。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預測2009年全球石油需求將縮減2.9%。
隨著全球各國央行出臺財政刺激措施,對通脹的擔憂也令投資者深信硬資產能夠保值。據美國銀行/美林(Bank of America-Merrill Lynch)的數據,跟蹤石油等大宗商品指數的投資工具現在總規模達1,250億美元,2月份僅為800億美元。
雖然油價出現上漲,但在此期間石油的生產和消費狀況并沒有什么變化。據估計,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簡稱:歐佩克)保持產出政策不變,同時雖然油價上漲促使一些成員國暗中增產供應市場,但其11個成員國達成的限產目標實現了76%。
歐佩克的剩余產能仍然可觀,而全球需求比08年減少了300萬桶/天。
油價6月29日當周創下每桶逾73美元的高點。Louis Capital Markets駐紐約的宏觀經濟研究主管安(Daniel Ahn)說,原油市場從基本面因素上說不通,可能會形成第二輪泡沫。
其他一些經濟因素也對看漲油價的人不利。美國消費價格基本持平,這樣一來投資大宗商品以防通脹的說法就不再成立。美國兌歐元匯率變化不大,令作為對沖匯率風險手段的石油投資顯得不那么緊迫。
經濟復蘇也可能難以實現。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的大宗商品分析師在6日的報告中表示,他們預期中國的經濟增長可能會較為緩慢,中國是石油需求增長的一大推動力,同時美國經濟強勁好轉也很難實現。他們認為油價上漲難以持續,預測2010年石油均價為55美元/桶,2009年下半年為75美元/桶。
Barclays Capital假定2009年下半年經濟增長將會猛烈復蘇,在此基礎上做出了更為樂觀的預測。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