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今日報道,國際能源署(IEA)周二稱,如果在全球范圍內限制碳排放的協議能在未來幾個月中達成,則可能導致未來幾年中原油消費量的增長速度大幅減緩,原因是全球各國將改用替代能源資源及采取能源效率措施。
根據國際能源署周二公布的年度《世界能源前景》(World Energy Outlook)報告顯示,如果全球各國簽署并實施大規模的削減溫室氣體排放協議,則全球原油的日均需求到2030年可能僅會比當前的水平增加400萬桶,至8900萬桶。
國際能源署稱,如此之低的原油消費量增長速度可能會在限制未來原油價格上漲的問題上起到關鍵作用。根據該署的預測,如果沒有限制碳排放的全球性協議,且電動汽車等不使用原油的交通運輸技術取得更大的發展,則2030年的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量預計將會從當前的8400萬桶增加至1.05億桶,但這一預期仍較國際能源署在一年前作出的預測低100萬桶。
報告稱,限制碳排放的協議將有助于推動各個行業和個人消費者更加有效率地使用能源,并刺激汽車業開發電動汽車及其他非石油技術。在某種程度上,汽車業的許多分析師將國際能源署的《世界能源前景》報告視為原油市場的前導者。
國際能源署稱,發達國家正在采取提高能源效率的措施,再加上經濟衰退揮之不去的后果,都正在導致全球原油消費量下滑。根據該署的預測,未來五年中的全球原油日均消費量預計僅將增加至8800萬桶,遠低于該署一年以前的預期,當時該署預計2010年的全球原油日均消費量將為9400萬桶。
國際能源署還在報告中預測稱,預計能源價格將在2020年以前上漲至每桶100美元,到2030年以前則將上漲至每桶115美元,高于目前的每桶大約79美元,但遠低于2008年7月份上觸的每桶147.27美元的歷史高點。
全球大約190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定于12月份在哥本哈根召開會議,就針對所有原油生產國的全新碳排放協議展開談判,舊的協議將在2012年到期。分析師認為,這項協議可能要被推遲到2010年才能最終達成。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