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WTI原油2月期貨周二(1月5日)收跌0.79美元,或2.15%,報35.97美元/桶。倫敦方面,布倫特原油2月期貨周二收跌0.80美元,或2.15%,報36.42美元/桶。雖然沙特與伊朗矛盾不斷升級提供了部分支撐,但美元走強和中國經濟放緩跡象日趨嚴重仍然令油價繼續承壓下行。美國WTI原油期貨價格盤中最低觸及35.85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盤中最低觸及36.24美元/桶。
基本面利好因素:
外媒調查顯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12月原油產量出現下滑,日均產量降至3162萬桶,主要因伊拉克南部原油終端供應量減少,而其他成員國降幅較小。
沙特上周日斷絕與伊朗的外交關系,對其駐德黑蘭大使館遭遇沖擊作出回應。因沙特處決一名什葉派教士,沙特與伊朗這對中東宿敵之間的緊張關系升級。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稱,沙特處決什葉派教士Sheikh Nimr al-Nimr將面臨“神圣復仇”。斷交事件發生后,蘇丹1月4日宣布與伊朗斷絕外交關系,同一日,巴林宣布與伊朗斷絕外交關系,并責令伊朗外交人員在48小時內離境。科威特和阿聯酋也宣布召回該國駐伊朗大使。此外,沙特又宣布將切斷與伊朗之間的航運線、中止兩國商業關系,阻止沙特公民前往伊朗旅游,并要求伊朗政府必須“像正常國家那樣行事”,沙特才會恢復與伊朗的外交關系。中東局勢再度緊張令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原油價格將獲得部分支撐。
德國12月失業人數跌幅超過經濟學家的預期,顯示家庭消費支出仍將繼續支撐經濟。同時數據編撰機構Markit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底歐元區制造業以擴張收尾,擴大態勢遍及調查覆蓋的所有國家。這表明過去一年制造業增速整體而言好于之前的三年。雖然目前通脹形勢依然不佳,但歐元區整體經濟復蘇形勢尚可,將為原油需求提供部分支撐。
美國油服公司貝克休斯(Baker Hughes)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月1日當周美國石油活躍鉆井數減少2座至536座,為過去7周內第6周減少。而當周美國石油和天然氣活躍鉆井總數減少2座至698座,較去年同期減少1113座。
基本面利空因素:
隨著中國股市周一上演的暴跌行情已暫時企穩,周二市場緊張情緒得以緩和,美元強勁回升至逾一個月高位99.62。美元走強將令原油價格承壓。
2015年,中國鐵路貨運總發送量完成34億噸,同比大降10.53%;全國鐵路貨運周轉量2.42萬億噸公里,同比大降12%,鐵路貨運量創歷史最大跌幅。原本已經日益升溫的中國經濟放緩擔憂遭到進一步加重。
外媒調查顯示,沙特2015年12月原油產量依然火力全開,絲毫沒有為伊朗產量恢復留出空間。根據船運數據、原油企業信息以及行業專家反饋,沙特12月原油產量維持在每日1015萬桶,連續第9個月停留在每日1000萬桶以上,為數十年來首見。此外,伊朗預計在經濟制裁解除后全力恢復原油產量也令市場投資者擔憂,2016年全球原油產量恐將進一步提升。
據俄羅斯能源部提供的數據顯示,俄羅斯原油產量上周達到了蘇聯解體后的記錄高位1086萬桶/日,俄羅斯原油產商繼續承受油價下跌帶來的壓力;而外媒基于數據作出的預期顯示,俄羅斯12月原油平均日產量將接近11月高位的1078.3萬桶/日,俄羅斯和沙特的產量差距正在縮小。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最新公布的庫存數據顯示,截至12月25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大增262.9萬桶,分析師預計為減少245.7萬桶,目前庫存量達到4.874億桶,增幅0.5%,接近4月錄得的紀錄高位4.9億桶。汽油庫存增加92.5萬桶,高于預期的增加89.6萬桶。包括柴油和取暖油的精煉油庫存增加179.5萬桶,預測為增加99.8萬桶;美國原油日均進口增加56.6萬桶。主要原油交割地,俄克拉何馬州庫欣地區庫存增加89.2萬桶,總量觸及6300萬桶紀錄高位。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