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周四(10月11日)23:00,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截至10月5日當周EIA除卻戰略儲備的商業原油庫存增加598.70萬桶至4.1億桶,預期增加217.33萬桶,前值增加797.5萬桶;汽油庫存增加95.10萬桶,前值減少45.9萬桶,預期減少14.47萬桶;精煉油庫存減少266.60萬桶,前值減少175.0萬桶,預期減少195.17萬桶;庫欣地區原油庫存增加235.90萬桶,前值增加169.9萬桶;數據公布后,油價短線直線下挫0.70美元,美油一度刷新日內新低至71.08美元/桶。
知名金融博客零對沖表示,周四凌晨API原油庫存錄得2017年2月以來最大增幅,且OPEC下調全球原油需求預期,令油價跌幅進一步擴大,晚間公布的EIA原油庫存和庫欣原油庫存皆錄得大幅增加,美國原油產量也繼續增加,美油承壓短線快速走低。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除卻戰略儲備的商業原油上周進口739.7萬桶/日,較前一周減少56.8萬桶/日。
★API原油庫存創20個月以來最大增幅施壓油價
北京時間周四(10月11日)凌晨,美國石油協會(API)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截至10月5日當周API原油庫存增加975萬桶,為20個月來最大增幅,預期增加264.7萬桶;汽油庫存增加335萬桶,預期為減少16.3萬桶;精煉油庫存減少353萬桶,預期為減少188.2萬桶。API數據還顯示,美國上周原油進口增加15.5萬桶/日至820萬桶/日。
知名金融博客零對沖表示,上周原油庫存大幅增加,而本周數據同樣顯示API原油庫存猛增975萬桶(遠超增加250萬桶的預期),原油庫存大增施壓美油進一步跌至73美元下方。
盡管上周因伊朗原油產量下降,EIA數據不佳未能撼動油價的漲勢。不過隨著沙特和俄羅斯發聲將開始大幅提高原油產量,市場對于伊朗供給不足的擔憂開始有所消化。因此本周API原油庫存創20個月來最大增幅無疑對油價形成重壓。
此外隨著本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稱貿易戰將損及全球增長,美股失血800點,加劇了市場對于經濟前景以及原油需求的擔憂,加上中美貿易存在進一步發酵的風險,油價出現了大幅的回落。
中期選舉在即特朗普或釋放原油儲備紓難
隨著中期選舉在即,特朗普近期對記者表示,我希望有更多的能源(供應),因為我不喜歡74美元的(WTI原油)價格。
據報道,他打算加快對德州輸油管線建設批準,因為油價上行意味著民眾生活成本增加,也意味著民主黨攻擊特朗普政府的理由又多了一個。
未來市場需關注美國6.6億桶的石油戰略儲備的投入,特朗普何時會開始動用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如果動用那么釋放的量將會有多少,這將對原油市場造成沖擊。
對伊制裁力度過猛,美國或尋求部分國家進口豁免
美國將從11月4日起針對伊朗的原油出口實施制裁,美方已施壓各國政府及企業停止進口伊朗原油。不過,一位美國官員近期表示,美國或考慮對那些已展現出積極努力減少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給予豁免。
事實上,美國考慮尋求部分豁免也是無奈之舉,顯示了美國對于原油供應短缺所導致國內成品油消費成本越來越高的擔憂。
盡管此前市場預期,美國所導致的全球范圍內的貿易緊張局勢以及對于伊朗的制裁或導致新興市場國家的原油需求出現明顯的下降,但是數據顯示,印度的原油需求連續第十二個月出現增長,與此同時中國9月對于阿曼原油的進口較之8月也上漲了10%,因此新興市場的原油需求并沒有出現明顯的回落。
形成對比的是,受美國制裁影響,伊朗的產量缺口或達到150萬桶/日,遠高于此前市場所預期的100萬桶/日;與此同時,委內瑞拉依然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有市場人士表示,委內瑞拉的產量今年或將進一步減少20至30萬桶/日,因此供給的壓力正變的越來越明顯,這對油價形成了支撐。
高盛:光靠伊朗受制裁很難讓原油價格漲回100美元/桶
目前距離伊朗正式遭受制裁被禁止出口原油只剩下了不到四周時間,而最新數據也顯示伊朗當前原油出口量僅剩每日110萬桶,比年初峰值減少了150萬桶,許多投資者據此押注國際油市的供給失衡會讓油價升破100美元/桶,但投行高盛的分析師認為,這一預計已經過于樂觀。
高盛指出,此前沙特和俄羅斯等產油國的表態顯示,伊朗喪失的150萬桶/日原油出口份額仍在其可動用的后備產能限度之內,因此,除非伊朗真的如美國總統特朗普所期望的那樣一滴原油都無法出口,同時其他中東產油國再受困于新低地緣危機,否則,要讓油價繼續大幅上漲并不容易。
高盛還表示,事實上伊朗原油出口并不會降至零,而全球產能增長預期仍然可觀,這意味著在短暫的動蕩之后,油市仍能找到新的平衡點,一味過于看多,就難免會遭遇失望。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