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油價格在經歷了周四(10月4日)的顯著回落之后,周五(10月5日)全天基本維持震蕩行情,雖然一度因為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增幅不及預期而跌觸自周一以來的新低,但此后又快速反彈,維持于74美元/桶上方,這意味著原油價格將連續第四周收出陽線,并進一步確認整體趨向上行的勢頭。
支撐原油價格走勢的關鍵因素仍是持續發酵中的伊朗制裁事件。此前,海牙國際法庭剛剛做出裁決,認定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措施不合規,并要求保障“人道主義”物資的出入自由。但這一裁決遭到了美方的無視,于是市場恐慌情緒有增無減。
雖然,此前關于沙特和俄羅斯就增產問題達成協議的消息,確實在周四推動油價自四年高位回落,而美國政府釋放戰略石油儲備的效果也正在開始顯現,但這只是暫時阻遏了油價繼續上行,并幫助其在相比此前7-9月盤整區間高出一個臺階的水平重新覓得了平衡點而已。短線來看,油價很難再進一步下探。
而周五最新的數據也顯示,美國貝克休斯鉆井數量在本周繼續下降2口,連續第三周錄得下滑,證明輸油管線運能的瓶頸仍在阻礙美國本土產能進一步增加,這對于伊朗產能缺口瓶頸的填補前景是個巨大的不利信號。
雖然,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此后再度出門講話試圖安撫市場,稱包括沙特和俄羅斯在內的諸多一線產油國,也就是所謂的“OPEC+”,將有能力去填補因為伊朗受制裁斷供而消失的國際市場供給,但投資者對此卻還是將信將疑。
OPEC周五發布的報告稱,其所有15個成員在9月份的總產量為3307萬桶/日,環比增加18萬桶,為自2017年7月以來最高產量,并且,OPEC連同以俄羅斯為首的十大非OPEC石油出口國的產量已經相比5月增加了超過100萬桶/日。這一報告本身確實有助于緩解市場焦慮情緒,但同時卻也足以令投資者對沙特王儲所言的仍有130萬桶/日富余產能可利用這一狀況感到質疑。
普氏能源的分析師指出,對于全球原油供給市場而言,伊朗斷供和委內瑞拉減產的影響依然有如烏云蓋頂,需要OPEC等產油國來采取措施抵消其負面影響,但現在看起來,面對可能在年內消失的150-200萬/日供給量,各主要產油國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這就意味著在整個四季度,高油價都將成為常態。該機構分析師因而指出,雖然各界所預測的100美元/桶價位能否被企及尚仍存疑,但是底線在于油價已經很難再跌破70美元的關鍵支撐水平。
北京時間03:15,NYMEX原油報74.33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報84.13美元/桶。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