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吐哈油田銷售事業部油庫的一個液位遠傳儀表出現異常,頻頻出現誤報警。現場員工多次處理,依然沒解決問題。請來關江,拿著萬用表走了一圈,把一根線重新接了一下,問題解決了。員工們風趣地說:“關江出馬,問題關門。”
在銷售事業部維修工區,1998年入黨的關江是一名崗位工人,在電氣管理、電路維護方面經驗豐富。今年41歲的關江,1988年畢業于玉門石油技校。20余年的一線工作中,他一直沒有中斷專業自學。
雖然是一名普通工人,可是關江的本領卻是身邊員工最信服的。5月初,關江甚至去300多公里外的烏魯木齊,出差半個月,幫助銷售事業部幾個單位排除100多項電路故障。
天然氣母站是吐哈油田供應城市車用燃氣的氣源站。“好幾路公交車,都在這個站加氣,再不收拾好電路就只能關門停業了。”負責人李鳳喜說:“那樣會影響一大片公交車、出租車,我們實在是不愿意也不敢停。”
現場查看,供電指示燈不亮,電流表也沒了反應,這可是大問題。鉆進配電室,關江一路線接一路線地排查。三四米長的狹窄通道里,密布著30多條線路。兩個小時后,問題找到了,是觸電器插片老化了。更換觸電器是最簡單的辦法。可是,這臺壓縮機是特種設備,要采購專用觸電器,至少也得十天半個月。李鳳喜說:“就是一個星期我們也等不起啊。”
關江有辦法。拆下觸電器,取出工具,一陣倒騰,重新裝上去,還真好了!關江說:“這個至少能管一個月,等新的買來再換上,不會誤事的。”
5月17日離開烏魯木齊時,關江幫助3家加氣站累計排除故障103項。離開烏魯木齊很長時間了,可關江“排故障百余項”的故事依然是那里加油站員工們熱談的話題。目前,幾個加氣站保持平穩運轉。關江說,這是最好的消息。
點評
沒有文憑、沒有職稱,關江是個普通工人;半個月排除百余例故障,關江又不是普通工人。關江憑借不斷的自學和積累,排除故障,保障了生產。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像關江這樣的技術“大拿”。技術保障做好了,企業發展的步伐也會更加堅定。 (馬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