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倍思親。9月7日,西南油氣田公司輸氣處合江輸氣作業區排定中秋值班人員,辦公室給正在休假的“楊媽媽”發去短信:“祝您的親人早日康復,盼您早日回單位。”
熟知內幕的老工人朱江說:“想吃楊媽媽煮的黃燜魚、干燒魚,就明說嘛。”
“楊媽媽”何許人也?答曰:合江輸氣作業區黨委書記楊登海,男,49歲,烹調手藝聞名輸氣處。
8月25日,合江輸氣作業區舉辦員工培訓班,“楊媽媽”下廚,系上圍裙,跳起“鍋邊舞”。連續兩天,黃燜魚、毛血旺、水煮肉片、紅燒鱔段、干燒鯽魚……全體學員吃得興高采烈。
機關食堂,并非品嘗“楊媽媽”廚藝的唯一場所。在井站檢查工作之余,員工會主動切好菜,請他親自掌勺。1月26日,在納溪輸氣站工作過的30多名員工故地重游,吃團圓飯。“楊媽媽”特地趕去助興,設計菜譜,燒菜,像個準備年貨等待兒女回家過年的母親。
員工送楊登海“楊媽媽”雅號,不僅僅是因為他經常做一桌好菜給員工品嘗。
員工遺孀劉念君住在重慶江津區,今年夏季,重慶酷暑難當。9月1日,遠在四川仁壽醫院照料親人的“楊媽媽”,特地請江津站輸氣站站長唐軍登門問候劉念君。
榕山輸氣站員工代學林中年喪女,“楊媽媽”幫助辦理后事。之后,他安排作業區員工輪番陪護代學林夫婦。近期,“楊媽媽”還計劃與代學林夫婦一起自駕游呢。
當今,年輕父母流行用相冊記錄孩子的成長過程。“楊媽媽”從中得到啟發,組織攝影“發燒友”制作員工特色檔案,用影像記錄下員工的個性風采,讓員工留住激情飛揚的精彩瞬間。
天下父母,無不希望孩子開心。“楊媽媽”的邏輯是吃得開心、日子過得開心,首先是工作干得開心,關鍵在學好手藝。
合江輸氣作業區的“領地”起于重慶市巴南區,經四川瀘州,到四川宜賓市和貴州赤水市,有12個大型輸氣站, 生產點多、面廣、戰線長,員工高度分散,怎么讓員工學好手藝呢?
“楊媽媽”分管合江輸氣作業區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層建設。在他的帶領下,作業區出臺提高員工操作技能的辦法:“師帶徒、技術干部一對一輔導、技術比賽等。6年間,這個作業區外輸技術骨干20多人,30余名員工成為技術標兵和技術能手,11人當選輸氣處勞模,7人榮登西南油氣田勞模榜,1人喜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經歷了一場大病后,“楊媽媽”不能喝酒,也不能吃麻辣的川菜,但國家三級廚師的技能在身,讓他做菜的熱情不減。他說:“時尚生活,靠的是熱情。” 這不,收到“盼您早日回單位”短信之后,他表示,有些想大家了,真想在中秋節給大家露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