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關于能源領域“科技助力經濟2020”重點專項擬立項項目的公示,擬將多層級虛擬電廠平臺、適應靈活運行需求的燃機核心部件保障技術研究、高性能長壽命燃料電池膜電極研發及在氫能重載車輛示范應用等10個項目列入重點專項,每個專項各將獲得國家撥款經費150萬元。
據了解,能源領域“科技助力經濟2020”重點專項由國家能源局會同科技部組織設立,按照保障能源安全、促進產業升級和支撐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原則遴選。

南都科創記者注意到,此次發布的10個重點專項中有兩項來自于廣東省,分別為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牽頭的“多層級虛擬電廠平臺”和鴻基創能科技(廣州)有限公司牽頭的“高性能長壽命燃料電池膜電極研發及在氫能重載車輛示范應用”。
“這一項目的主要內容是通過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膜電極(MEA),滿足燃料電池在各種極端條件下的運行要求,同時基于自主核心技術膜電極,正向開發一款氫燃料電池重卡汽車進行示范,助力國內氫能產業鏈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鴻基創能科技(廣州)有限公司CEO鄒渝泉告訴南都科創記者。
據了解,鴻基創能科技(廣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是廣州開發區引進的首家規模化燃料電池企業,也是廣東省生產研發實際投入最大的燃料電池公司之一。
據南都科創此前報道,鴻基創能于2019年建成了國內首條卷對卷連續化膜電極生產線,年產能達到30萬平米,打破我國車用燃料電池核心組件依賴進口的局面,解決了氫燃料電池技術發展上的一大“卡脖子”難題。
此外,南都記者注意到,在10個項目中,與氫能應用相關的還有“三北地區風光基地與氫儲能高比例耦合技術及產業推廣”,這一項目由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牽頭。
近幾年來,氫能應用從實驗室走向初步產業化,各省市相繼出臺了推動氫能發展的產業政策。6月22日,國家能源局印發的《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提出,將推動儲能、氫能技術進步與產業發展。將研究實施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政策,開展儲能示范項目征集與評選,制定實施氫能產業發展規劃,組織開展關鍵技術裝備攻關,積極推動應用示范。
廣州緊隨其后,6月24日,15屆112次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將初步建成廣州氫能樞紐、產業集聚中心和比較完整的氫能產業鏈,形成粵港澳大灣區氫能運營中心。
同日,山東也發布了《山東省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0—2030年)》,提出希望通過10年左右的努力,打造“中國氫谷”“東方氫島”兩大品牌,培育壯大“魯氫經濟帶”(青島—濰坊—淄博—濟南—聊城—濟寧)。
可見,在能源領域中,氫能產業已在加速區域布局。據南都科創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20個省市發布了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規劃。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