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30輛嶄新的綠白相間的氫能大巴一字排開,在灑滿和煦陽光的北京中關村延慶園內,格外引人注目。
“氫能大巴每行駛100公里,可減少70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14棵普通樹木一天的吸收量,或者成年人約50天的呼出量,能真正實現零排放、零污染。”氫動力(北京)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說。
據了解,自11月1日起,氫動力(北京)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的氫能大巴將以“持續遞增”狀態,正式駛入冬奧延慶賽區核心區進行試運營。試運行路線始發站為延慶城區,終點站為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全程38公里,每輛車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只乘坐核載的半數,可搭載冬奧會服務保障隊伍人員約20人。
據介紹,氫能大巴搭載的是我國自主打造的“氫騰”系列燃料電池發動機,可實現零下30攝氏度低溫啟動,設計時速100公里,純氫續航約450公里,能夠適應低溫、爬坡等路況場景,滿足北方城市寒冷天氣下的低溫運行要求。
“延慶區不僅是冬奧會的舉辦地,同時也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的北部先行區。”氫動力(北京)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路遙說,“我們將以此為起點,全面踐行‘推動建立電氫交通體系 創造美好零碳氫能生活’的公司使命,打造國內最大的氫能交通運營平臺,為服務保障冬奧會做好氫能接駁服務。”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此次氫能大巴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提供氫能接駁出行服務,不僅彰顯延慶區重點夯實綠色產業的信心,也展現了延慶區全力以赴為服務保障冬奧會提供精準服務的決心。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與國家電投集團各公司合作,做好北京2022年冬奧會氫能交通保障工作,全力推進制氫裝備研發和制氫測試驗證平臺建設,努力打造氫能科技研發硬環境和應用場景,共同攻克綠色氫能發展‘卡脖子’關鍵技術,為區域實現碳中和作出貢獻。”中關村延慶園服務中心副主任劉志瑛說。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