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氫氣需求的加速增長,液氫憑借質量優勢、規模優勢、運輸優勢、可靠性優勢,在行業內越來越關注。
2023年,中國液氫市場迎來加速發展。國內在液氫制取、儲運、應用等領域取得諸多進展,這為液氫的民用化進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業內人士預測,在2024年我國民用液氫將實現規模化量產。
國產大型液氫裝備助力項目建設提速
多年來,國外一直對中國禁運與大規模液氫生產和儲運相關系統裝備和組件、測試檢測與生產裝備、材料、工藝技術,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在大型氫液化冷箱、高速低溫透平膨脹機等關鍵設備及技術發展速度。近年來,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101所、中廣核集團、國富氫能、中科富海等企業的大力攻克下,大型液氫制取設備正逐步實現成套裝備國產化。
今年4月15日,國富氫能10TPD氫液化工廠核心設備在張家港下線。這是國內首套10噸級氫液化裝置,采用國際先進的多級預冷氫膨脹制冷技術,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未來可在此結構設計基礎上向30TPD升級。
5月10日,國富氫能10TPD氫液化工廠核心設備落地臨淄,將用于國富氫能與齊魯氫能(山東)合作的氫能一體化項目。項目投產后,可年產液氫13200噸。此外,今年11月16日,國富氫能還與國能內蒙古電力蒙西新能源有限公司簽署了內蒙古風光制氫一體化項目合作開發協議。據悉,該項首期年產液氫6600噸,項目完成后,預計總規模為年產3萬噸液氫。
近日,航天六院也傳出國產液氫設備的好消息。12月8日,航天六院旗下航天氫能自主研制的國產“5噸/天氫液化系統冷箱”在北京成功下線。該產品是首臺連續型轉化換熱器大型氫液化系統核心設備,在智能化、單位能耗等方面均比肩國際先進水平。預計2024年投產,投產后可使我國氫液化裝備產能水平躍上新臺階。
液氫儲運裝置已準備就緒
很長一段時間里,國內市場上對液氫儲運裝置的需求較少,國內鮮有企業在該領域布局。今年隨著液氫產業的發展,中集安瑞科、中國石油、中國船舶集團等企業在液氫儲運裝置上取得了突出進展。
今年3月,中集安瑞科旗下中集圣達因中集圣達因正式開工建造國內首臺民用液氫罐車;6月,中集安瑞科首臺40英尺液氫罐箱成功下線。
今年8月,由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公司研發制造的國內首套120立方米多層絕熱超低溫儲罐日前通過驗收。當前,國內超低溫儲罐大多為10立方米,此次通過驗收的120立方米多層絕熱超低溫儲罐儲存能力提升了11倍。
未來我國液氫項目實現大規模量產,那么液氫的海上運輸將變得十分重要。11月3日,上海7部門聯合印發了《上海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到要加快研發新一代液氫運輸船。
12月,在第21屆上海國際海事展上,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推出了2萬方液態氫運輸船,這是目前我國研發的全球最大液氫專用運輸船,未來將助力大規模遠距離液氫輸送的商業化項目。
在國內民用液氫開始逐漸走向規模化示范應用階段,液氫實際運輸過程中的標準管理法規的缺位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12月5日,交通運輸部組織召開了道路運輸行業標準《氫氣(含液氫)道路運輸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研討會。該標準的制定,將有助于解決氫氣(含液氫)高壓、低溫特殊性帶來的運輸安全及風險管控問題、行業現有標準之間缺乏協調和銜接問題,保障氫氣(含液氫)運輸安全,為實現民用液氫道路運輸提供了前提保障。
應用領域國產技術不斷突破
廣泛的市場需求是液氫實現規模化生產的前提。而要想讓民用液氫實現大規模推廣,就要首先解決制約液氫應用的技術問題。
液氫是將壓縮后的氫氣降溫至零下253℃后制取而成。在液氫應用端,供氫系統需要克服超低溫帶來的影響,將液態氫轉換氣態氫以供燃料電池使用。今年4月,未勢能源發布“木星”車載液氫儲氫系統,單瓶儲氫質量高達80kg以上,液氫系統質量儲氫密度≥8wt%,續航里程超1000km,配套長城汽車“新長征1號液氫重卡”進入整車路試階段。
8月,未勢能源船用液氫燃料供給系統獲得中國船級社(CCS)頒發的“船用產品原理認可證書”,這也是中國船級社(CCS)頒發的國內首張船用液氫系統產品AIP證書,為國內氫能船舶應用與液氫技術產業化實踐,提供重要的產品供應、技術支撐與運營經驗。
8月8日,浙能航天氫能自主研發的輕量化高壓液氫汽化器在航天101所一次性通過液氫試驗。本次試驗是國內首次進行的90MPa級液氫汽化器真實介質試驗,試驗的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在90MPa壓力等級、液氫溫區空溫式汽化器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國內企業的技術創新讓液氫大規模應用成為可能,液氫應用示范項目也逐漸落地。
7月27日,硅烷科技發布公告稱,與中科清能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打造液氫制儲運一體化項目。據悉,整個項目包括水電解制氫、氫液化、氫儲存、氫運輸、液氫加氫站等全閉環場景,項目計劃于2024年6月份調試投運。
今年9月,阜陽市對該市首個液氫儲運型氣氫加注示范項目進行核準前公示,項目建成后將可為氫能源車提供加氫服務。建設完成后,加氫站具備35MPa和70MPa加注能力,站內液氫儲量≥1000kg。
11月6日,東方氫能與一汽解放、攀枝花釩鈦高新區管委會、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四川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共同簽訂了《液氫應用示范區(攀枝花)合作協議》。各方約定,攜手將國內首個液氫應用示范區項目,推動液氫商業化應用進程,打造全國氫能產業發展新典范。
今年我國民用液氫產業多個領域完成了從0到1的跨越,國內液氫生產和儲運產業鏈初步具備發展條件。相信在國內眾多企業的努力推動下,中國液氫市場將呈加速趨勢。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