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光偉 湯 晶
8.55天!7月13日,西北油田TKK3-1-2X井鉆至井深4383.26米,鉆井周期為10天,創區塊最短鉆井周期紀錄;單日進尺2167米,創塔河油田單日進尺最長紀錄。
一直以來,西北油田圍繞石油工程提速、提效、提質、提產、降故障復雜率的“四提一降”工作目標,深化鉆井技術一體化研究,建設地質工程一體化工作平臺,推進現場施工一體化管理,形成深層鉆井技術和管理體系,促進鉆井指標持續提升。上半年,塔河油田、順北油氣田鉆井周期分別為44.56天、131.29天,同比縮短4.14天、8.31天,工程優質率同比提升7.03個百分點。
深化鉆井技術一體化研究
突破工程“禁區”
65、55、48天,197、176、141天……從2020年到2023年,塔河油田、順北油氣田的平均鉆井周期越來越短,對工程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西北油田與相關企業開展一體化研究,形成科學鉆井技術,在現場應用后收到良好效果。“我們對鉆井關鍵要素進行分析研究,根據實鉆數據,科學判斷破巖效率,得出鉆壓、轉速、螺桿壓差等最優施工參數區間,對鉆井參數實時調整。”西北油田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鉆完井所所長于洋說。
西北油田加大與外部企業的一體化技術研究力度,全力支持石油工程公司關鍵裝備升級改造和技術集成應用,推廣應用高性能鉆井動力系統和井下動力鉆具。同時,與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校聯合攻關,對當前技術和裝備能力進行分析研究,不斷提升鉆桿、鉆頭等各類鉆井設備、工具性能。
“以前對井況、設備的認識都比較有限,鉆井工作只能靠經驗,現在高鉆速、大鉆壓下的技術逐漸成熟,鉆進速度及鉆井質量都有了大幅提升。”西北油田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鉆井工程師韓正波說。
建設地質工程一體化平臺
屢創工程佳績
6月23日,順北油氣田SHZ6-2X井完鉆,井深9134米,鉆井周期100.75天,創順北區塊三開制井9000米以深鉆井周期最短紀錄。
取得佳績的背后是日臻完善的跨專業一體化運行模式。西北油田搭建起地質工程一體化工作平臺,發揮職能部門、科研單位各自優勢,成立塔河油田、順北油氣田兩個產建項目部,從井位論證、方案設計、工程實施再到投產運行,全流程多輪對接,實時跟蹤優化,暢通生產科研全鏈條業務。
在五六千米深的志留系地層,斷裂帶裂縫發育,如果鉆前預測不精準,井眼軌跡穿越斷裂帶會導致嚴重漏失,影響鉆井周期。“通過精準識別地質,科學優選井口,規避斷裂,工程上升級低密度封堵防塌工藝,制定防漏堵漏對策,有力支撐高效安全成井。”西北油田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鉆完井所副所長高偉說。
隨著地層特征認識的深入和深層鉆井技術能力的提升,西北油田不斷固化推廣先進技術,推進順北油氣田井身結構持續優化,塔河油田側鉆井開次優化,大大降低鉆井投資,鉆井周期進一步縮短。
推進現場施工一體化管理
打造工程樣板
7月,在驕陽似火的南疆沙漠腹地,塔河油田TKK3-1-3X井現場,簡易平板房內施工方案討論熱烈。結合TKK3-1-2X井成功的現場經驗,大家認為TKK3-1-3X井鉆井參數還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最終形成高轉速、大鉆壓、高排量的鉆井提速方案,期待它能夠再次突破紀錄,成為塔河油田碎屑巖區塊快速鉆井的標桿。
“工程指標的一次次提升,離不開施工方的全力以赴。西北油田堅持‘大上游’理念,推進現場施工一體化管理,出臺獎勵機制,強化施工方的責任心,激發主觀能動性,促進油田和工程公司協同發展。”西北油田副總經理劉湘華說。
要讓施工方的全部精力投入到鉆井中去。在鉆井現場,重點井的施工方案會經過多方一體化審查論證,從源頭上優化方案設計,審核把關施工方案,針對目的層裂縫發育、壓力窗口窄、井壁穩定性差等各種風險,制定針對性措施,盡可能避免鉆井過程中出現復雜情況,為安全高效施工提供有力指導。
在施工過程中,西北油田和鉆井公司都會安排業務能力強的井控專家全程駐井盯防、進行現場指導,通過優化軌跡、精細控壓、實時決策,有效把控目的層井控安全,大力提升工程運行效率。上半年,鉆機平均動用率96.8%,同比提升11.7%,累計進尺48.25萬米。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