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儲能產業鏈74家企業營業收入合計3757.94億元,同比增長7%,其中直接參與儲能業務的43家企業總營收2904.07億元,同比增長11.29%,這樣打破了以往儲能產業鏈業績報中“電池企業業績更亮眼”的印象。
北極星儲能網整理了儲能產業鏈共74家企業2020年上半年業績報情況,其中包含儲能EPC、提供儲能系統等直接參與儲能業務企業44家,主營電池企業16家,電池材料、儲能原材料企業共15家。
2020年上半年上述企業營業收入合計3757.94億元,同比增長7%,凈利潤176.53億元,同比下降9.98%。其中營業收入同比正增長的公司有33家,占比44.59%,凈利潤同比正增長的公司有34家,占比45.95%。
儲能板塊營收小幅增長、下半年值得期待
直接參與儲能業務的43家企業總營收2904.07億元,同比增長11.29%,有25家營收實現同比正增長,占比超56.8%;凈利潤總額144.27億元、同比下滑4.22%,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的企業占一半。
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的數據,受全球疫情影響,很多國家的儲能項目審批、采購、運輸、施工等環節均受到延誤,儲能領域的投融資也收到一些影響,2020年上半年全球新增投運項目規模為591.8MW同比下降26.2%,這也是部分儲能企業業績表現不佳原因之一。而國內儲能市場所受疫情影響主要在第一季度,在一些政策文件促使下、第二季度儲能市場熱度向好,部分儲能項目趕工期完成投運,上半年整體新增投運電化學儲能項目裝機規模同比增長3.8%,達到121.4MW。
不過,今年上半年曾出臺多分新能源配儲能政策文件,預計下半年還將有部分即將施工的新能源發電項目會有配置儲能需求,部分儲能設備和電池企業可能將受此紅利、實現裝機量的提升。
電池板塊凈利潤明顯下滑、疫情影響正緩和
相較于儲能應用板塊,電池板塊企業業績并不理想。包含比亞迪、寧德時代以等在內20家電池企業,總營業收入1226.39億元、同比下降3.6%,僅有5家實現營收同比正向增長;凈利潤總額44.76億元、同比下滑19.35%,實現同比正增長的企業有8家。
電池產能擴張、產品研發投入增加給企業利潤帶來一些影響,但電池板塊業績不佳主要原因還是上半年疫情影響較大,導致自上市以來逐年攀登的寧德時代的業績也出現下滑。真鋰研究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17.83GWh、同比下降40.16%,基本與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趨勢一致。也正因為國內電池出貨量下降,全球動力電池裝機排名也發生了較大變化,LG化學取代寧德時代成為首位。不過自第二季度起疫情的負面影響已經降低,電池企業的營收凈利潤逐月環比數據向好,比亞迪為首的電池裝機量每月環比上漲,近期同比數據開始出現正向增長。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