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供應鏈為王”的時代加速到來。電池企業開始全面介入上游產業鏈,包括入股、合資建廠、長期訂單等多種方式,同時加速推動技術、產品端的聯合開發,更大范圍、更深次層開展戰略合作,推動供應鏈協同發展,重塑新型供應鏈模式。
4月10日,寧波方正公告稱,公司于4月8日與比克電池簽訂戰略合作暨長期供貨協議,雙方將在鋰電池精密結構件領域開展全面深度合作,并推動雙方產品在鋰電動力汽車、儲能及小動力電動工具等終端市場取得市場份額。
公告顯示,比克電池預計在2022年~2023年向寧波方正采購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數量約為3000萬件;2023年至2025年,比克電池將寧波方正作為鋰電池精密結構件第一供應商,并向寧波方正采購不低于年度價值4億元的鋰電池精密結構件。
同時,雙方將探討產品開發計劃,積極與對方開展新產品的技術合作,包括但不限于4680、大方形等鋰電池產品的精密結構件等。寧波方正應確保投入人員和裝備,配合比克電池研發相應產品。
圍繞4680電池合作
寧波方正表示,本次協議簽署將對公司未來年度的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據了解,協議后續由寧波方正的控股子公司安徽方正簽署購銷合同和履行。
安徽方正目前在建4條自動化鋰電池精密結構件生產線,正在進行產線調試和試產,如項目進展順利,預計5~6月可正式投產。如協議充分履行,安徽方正將實現銷量規模的增長,同時推動公司整體業務的轉型。
此次合作對雙方來說無疑是一次利好。對于上游產業鏈企業而言,綁定一家尤其是規模大的電池企業將充分享受行業發展紅利。
從鋰電池結構件市場來看,起點鋰電大數據預計,至2025年全球動力儲能電池結構件市場空間約將超350億元。目前,鋰電結構件市場格局集中,而鋰電結構件的生意模式在于固定投入高,比拼產能利用率,穩定的訂單需求將幫助安徽方正提升市占率。
同時,比克作為在4680系電池方面走在前端的企業,隨著4680系電池的量產也將為結構件企業帶來新空間。由于4680采用新構型設計,制造門檻提升,使結構件轉向定制化、殼體+蓋板成套采購,格局優化同時單品價值量提升。
此外,為提升良品率,電池廠商希望配套結構件廠商能供應完整的殼體和蓋板,以降低因結構件尺寸誤差帶來的不良品概率,因此良率高的廠商更加受益。
目前,市場方面布局4680電池結構件的企業包括科達利、斯萊克等。而安徽方正有望成為比克4680電池結構件的第一供應商。
比克電池方面,邁入2022年,整個鋰電池產業鏈都面臨著材料漲價、如何保障供應的難題,長單的綁定無疑為比克未來電池產能釋放打下基礎,利于降本增效。
為此,此前比克還與龍佰集團簽訂一份長單,將于2022年~2024年期間向龍佰集團采購鋰電正負極材料,兩種材料的年采購數量分別不低于5000噸、8000噸、1萬噸,龍佰集團給予一定價格優惠。
同時,為應對材料漲價,比克電池還在回收方面取得深度進展。比克方面表示,目前公司使用的材料已有相當比例是采用回收的原材料,未來這個比例會越來越大,甚至提升到接近百分之百的材料回收再利用。
比克聚焦大圓柱電池
從上述訂單內容不難看出,比克正在為大圓柱電池量產裝車做充足準備。在比克看來,大圓柱電池將是是未來5-10年內中高端電動車的最優解和電動汽車滲透率的突破口。
今年3月份,比克電池副總裁樊文光對外發言時曾表示,據比克已收到的客戶需求結合行業信息判斷,到2025年大圓柱電芯至少占全球動力電池30%以上的市場份額,超過2021年全球動力電池總需求量。
據悉,比克目前共有46系和26系兩個系列的全極耳大圓柱電池產品。從業務布局來看,46系電芯主要應用在新能源汽車上,以中高端電動車為核心市場應用。
經過2021年的設計和樣品的生產交付,46系電芯處在樣件批量交付的過程,性能表現都是符合預期。公司預計今年下半年會有小批量量產,到明年會達到大規模的量產供貨。
26系則以26105鋁殼電芯為主,目前處于B樣階段,應用于整車可達700公里以上續航,快充12分鐘以內可達500公里續航,預計將于2024年量產,屆時能量密度將高達285Wh/kg。
樊文光稱,大圓柱動力電池目前總體上處在從設計驗證到工程驗證的推進階段。“我們不單要求快,更重要的是求穩”。
產能方面,比克兩大基地處于滿產狀態,利用率超90%,全新生產基地撫州比克也已竣工投產,產能持續提升,未來幾年將分兩個階段在海內外擴充80GWh的電池產能。
債務破局
4680電池布局先行,新能源汽車業務揚帆起航,比克電池再度觸探動力電池布局也需歸功于債務問題的解除。
由于電池產業本身屬于重資產行業,債務和流動性問題始終是懸在比克動力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下游有大額應收賬款難追討,上游存數筆過期貨款待清償。比克動力及其重要全資子公司鄭州比克電池有限公司,曾深陷“連環債”,直接拖累了比克動力的應收應付規模和現金流水平。
針對債務問題,比克電池一方面積極協調推動整車廠商回款,和股東、相關政府方、債務人保持了積極溝通,共同制定付款解決方案和經營性資金補充方案。
另一方面基于整體行業環境和發展趨勢,及時進行了戰略結構調整。在2018年起,公司通過持續的積極優化業務及客戶結構,著重推進在儲能領域和小動力電池領域的產品開發和市場推廣。
比克動力介紹,“近兩年隨著業務戰略調整及經營改善,債務問題并未影響公司正常運營,加上尋求法律維護債權等工作的推進,債務問題進一步改善。”
這從上市公司公告中也可以看出部分端倪。2021年6月,容百科技公告稱,公司對深圳比克動力及鄭州比克總計2.08億元的逾期賬款通過現金回款、貨款相抵等方式實現全部收回,公司對比克電池的應收賬款余額為零。
今年4月,杭可科技公告,已于2022年3月31日收到比克動力支付的1876.74萬元,至此付款協議全部履行完畢,公司自愿放棄除比克動力支付貨款3676.74萬元外的其余款項,將持續與比克動力保持業務合作。
比克動力透露,公司近年來一直有序、分期、分批解決債務問題。“這不僅可以從包括容百科技、杭可科技、當升科技在內的上市公司合作伙伴的陸續公告中可以看到,而且根據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計劃,比克對眾泰汽車全部債權已轉換成眾泰汽車A股股票。”
業績方面來看,2021年比克營收額達25億,實現扭虧為盈,較大比例的正增長。針對后續資本市場的新動作,比克官方也表示,不會停止對資本市場的探索,未來幾年在產能拓展、企業發展和海內外市場布局上,比克還有更大的目標,這個目標的實現不止需要企業自身業務的發展,也需要資本上的助力和支持。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