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個詞形容今年的儲能市場,那就是:火爆。
這門“大號充電寶”的生意,憑借打破能源時空限制的同時提升對能源的利用效率,已在全國乃至全球掀起投資和創業的熱潮。
根據國家能源局今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我國今年前六個月新增的新型儲能裝機量,等于過去10年裝機的總和。
半年完成了過去10年的裝機量。即便在光伏、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身上,也沒出現過這樣“暴漲”的景象。
難怪連馬斯克也曾表達了對儲能賽道的期望:未來可與汽車業務不分伯仲,甚至超越汽車業務。
如果說,爆火儲能行業是新能源賽道上的皇冠,那么2023年的工商業儲能就是皇冠上的明珠。
雖然目前國內市場以大型儲能電站(包括獨立儲能和共享儲能)為主,但今年以來,工商業儲能成為儲能賽道中增速最快的分支。
其中最明顯的變化是,工商業儲能備案的項目數量增速要遠遠超出大型儲能。中信證券預計,2023年國內工商業儲能裝機達5GWh,這足足比2022年0.78GW的并網規模高出6倍多。
據中國儲能網不完全統計,僅今年6月,就有211個工商業儲能項目完成投資備案,其中浙江省以114個項目數量位居第一,廣東有37個,位居第二。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只要說起工商業儲能,就想著去浙江賺錢。那么,在眾多省份中,為何浙江能成為工商業儲能崛起的沃土?
01
浙江需求量大?
如果要回答為什么是浙江,那可能得先要了解工商業儲能的用處。
所謂工商業儲能,一般是指容量更小,用于寫字樓、工廠等用電側配備的儲能設備,能夠滿足企業光伏的自發自用、降低用電成本等要求。
然而,分布式光伏具有天然的隨機性、波動性、布局分散等特點,不僅給電網消納帶來壓力,對各地配電網、增配網設施接入能力、電網調節能力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果光伏與儲能深度融合,就能實現光伏電站調峰、平滑光伏電站輸出、提升電網穩定性。
就像互聯網主干網的帶寬不足,有了CDN技術來緩存流量一樣,通過配置儲能后,等于有了一個“緩存的蓄水池”,讓新能源對電網會更加的“友好”。
所以說,工商業儲能的需求,跟分布式光伏的規模息息相關。
有人曾說,“世界光伏看中國,分布式市場看浙江”,這句話一點也不假。從2013年到2022年這十年間,浙江省的光伏裝機規模不斷擴大,截止2022年底,浙江省累計光伏裝機容量25.39GW,同比增長37.8%,位居全國第三,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19.26GW,同比增長52.3%,排名全國第二。
在這其中,屬工商業光伏發展最為迅速。2022年,浙江工商業光伏以新增6.496GW遙遙領先,位列全國第一。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浙江省工商業光伏市場已全面打開。
這時候,可能有人會說,分布式光伏和儲能相關,但未必是強掛鉤。
其實這已經是過去式。以前,光伏強制配儲能只集中在大型集中式光伏發電站,現在,隨著分布式光伏成為新增裝機主力,同樣的配儲要求正發生在工商業、戶用光伏等分布式光伏身上。
今年8月2日,浙江金華金東區出臺《金東區加快用戶側儲能建設的實施意見》,要求新建設的非居民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原則上按照裝機容量的10%以上配建儲能系統,額定功率下連續放電時間不低于2小時。
浙江作為工商業光伏新增裝機比例最高的省份,幾乎98%的太陽能安裝在了園區、廠房等分散的屋頂上。到2025年,浙江還規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750萬千瓦左右,分布式光伏裝機比重超過50%。
如之后浙江各地均按照“分布式光伏強配儲能”的要求實施,那工商業儲能的需求非常顯著了。
02
浙江好賺錢?
對于儲能行業,所有人都有一個潛在認知,很難賺錢。
但是,一位深耕工商業儲能行業的從業者表示:“在分時電價政策下,浙江的工商業儲能基本能實現每天兩充兩放(即每天充放電兩次),系統利用率較高,較大的峰谷價差也為項目帶來了可觀的盈利空間,企業自主投建儲能的意愿較強。”
一般來說,工商業儲能有以下圖中幾種盈利模式,但目前來看,最大收益還是依賴峰谷套利,即:低電價時,儲能系統充電;高電價時,儲能系統放電,利用電價差獲取收益。一般來說,當峰谷價差達到0.7元/度的時候,是工商業儲能峰谷套利的盈虧平衡點。
而在浙江,擁有一天內兩次尖峰低谷循環,為工商業儲能創造了全國其他地區不可比擬的條件。
據華安證券統計,2022年8月-2023年7月期間,浙江一般工商業平均尖谷價差為0.965元/kWh,平均峰谷價差為0.617元/kWh,10個月尖谷價差超0.95元/kWh,8個月峰谷價差超0.61元/kWh。
那么浙江工商業儲能的投資收益情況究竟如何?
據能鏈研究院測算,以浙江10MW/20MWH規模的工商業儲能項目為例,在新的分時電價機制下,按國網浙江發布的2023年6月代理工商業用戶購電價格核算,尖峰電價為1.71元/度,高峰電價1.43元/度,低谷電價0.46元/度,峰谷最大價差拉大到1.25元,儲能投建的話,只需4-5年就能回收成本,比過去縮短了3-4年。
另外,據光伏盒子數據,2023年上半年,浙江一般工商業儲能項目IRR均保持在18%以上,其中,3月份由于峰谷價差的拉大,IRR最高升至20%,是全國工商業儲能收益率最高的地區。
因此,在當下的經濟環境下,這是一個極為可觀的投資回報率。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的如此大峰谷價差也與其分布式光伏的規模相關。
在全天時段中,中午太陽能輻射強度高,光伏發電出力大,但這個時段電價較低,越是光伏裝機量大的地區,中午電價越低。這時就需要配置一定容量的儲能,午間存儲大發的光伏發電量,將電能搬移到下午的高峰或尖峰時段,既消納了光伏發電,又能賺取更高的差價收益,或者在尖峰段降低用電成本。
此外,以上工商業儲能收益測算并未考慮到補貼收益,如果再疊加以下這些政策補貼,在一定程度上將會降低儲能總體的投資和運營成本。
03
問題在哪里?
從以上分析來看,基于分時電價下的峰谷套利無疑是當下國內工商儲盈利模型的最強邏輯。
這是最大的盈利點也成為最大的問題所在。分時電價的機制往往是由宏觀政策制定,而政策的轉向幾乎是終端電力用戶不可預知的。
當下工商儲項目經濟測算模型主要是基于當下的分時電價機制,但工商儲機柜以10年質保、15年的設計壽命的生命周期來看,項目建設時的分時電價機制是否在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內延續是一個最大的未知數。
而與峰谷套利不同的是,輔助服務市場收益其實是儲能收益中最具持續性發展的一部分。
根據2022年浙江的輔助服務市場運行數據,浙江全年輔助服務補償額為56740萬元,其中AGC調頻輔助服務補償總量為22409萬元,占比接近40%,是最主要的輔助服務形式。
因此,盡管浙江工商業儲能項目的開發熱度持續高漲,但從輔助服務補償總量上看,工商業儲能項目從電力市場獲利的空間仍比較有限。
當然,這個商業模式走通的前提是需要配套的電力市場交易體系,但電力市場的改革并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落地。
所以,工商業儲能如何獲得可持續的合理收益,仍舊是市場參與者不斷探索的問題。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