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常換芳 通訊員楊 琴報道:日前,河南油田部署在東灣區域的東灣101HF井進入壓裂后出油的關鍵期。遠在700多公里外的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勘探研究中心,黨支部書記宋燦燦守在電腦前緊盯現場傳回來的各項數據,并隨時判斷現場情況,完善后期投產方案。“這是今年的重點探井,我們會24小時跟蹤,確保措施成功。”宋燦燦揉了揉有些酸澀的眼睛說。
今年以來,河南油田聚焦“推動綠色轉型發展、油氣當量邁上150萬噸”戰略目標,逐步完善油水井管理辦法,實施重點井24小時跟蹤,異常井閉環管理、技術人員蹲守生產一線機制,保障增產措施高質量落實、異常問題高效解決、技術支撐更加到位,“三道保險”守護油水井安穩運行。進入四季度,該油田錨定全年生產經營目標任務,持續優化產量結構,加強低成本技術攻關,強化“大生產”運行機制應用,按周跟蹤產量和異常問題解決情況,確保產量高位運行、成本持續走低、各項措施高質量落實。
重點井24小時跟蹤,提供全時段保障。重點井是增產的“排頭兵”,今年以來,河南油田加大對重點井的管理力度,圍繞重點井生產,建立24小時跟蹤機制,組織由集團公司首席專家、河南油田專家、科研骨干組成的技術團隊,24小時關注重點井鉆井、生產全過程運行情況,確保重點井鉆井成功率和投產后的生產效果。今年前9個月,河南油田鉆探的東灣101HF井等10口重點探井儲層鉆遇率在90%以上,部署的雙9-3H井等27口重點開發井投產后累計產油2萬噸,實現設計目標,重點井的貢獻作用有效發揮。
異常井閉環管理,實現全方位保障。針對產量、注水量、注汽量波動較大的油水井,鉆壓異常、鉆進速度較計劃慢的異常井,河南油田出臺油水井異常管理規定,建立異常情況24小時信息收集、應急處置和反饋機制,實現從問題發現、原因分析、處置方案到解決效果、問題銷號的閉環管理,確保異常問題高效解決。同時,把異常井問題處置納入日常工作考核,增強勘探、開發、工程等技術人員解決異常問題的主動性。9月底,新疆采油廠春Ⅱ-2-9井產量突然下降,河南油田立即組織地質、工程等專業技術人員研究,發現是高含水導致的,立即調整生產措施,使該井產量迅速恢復正常。
技術人員蹲守一線,提供常態化保障。河南油田根據生產現場技術需求,建立人才內部流動機制,實施技術人員科學配置,從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選拔7名專業技術骨干到新疆、銅川技術服務中心駐站工作,選拔22名技術人員到采油一廠、采油二廠、新疆采油廠、銅川公司等基層班站駐站工作,推動技術人員下沉一線為生產提供更直接的技術服務。圍繞技術人員技術支撐情況,河南油田聚焦產量、質量、效益目標,實施量化積分考核,激勵科研人員積極主動為原油生產想辦法、出對策。
“駐扎現場,能讓我們把問題了解得更透徹,確保措施針對性更強。”10月8日,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新疆技術服務中心技術人員張安平,根據新疆采油廠稠油區塊的增產潛力,進一步細化增產措施,保障油田生產。今年前9個月,河南油田29名駐扎在生產一線的技術人員解決增產問題30項,為基層單位完成原油產量任務提供有力支撐。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展示國家石油化工產業形象,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