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H49氫能重卡憑借子彈頭造型設計、百公里7.8公斤氫耗、超過1000公里續航等技術性突破,在眾多參展商中脫穎而出。其搭載的自研跨域融合SOA架構、智能云端煥新OTA更向全球展示了“武漢智研”的硬核實力。
展覽會期間,海珀特公司與墨西哥綠色能源革命先鋒AMERIGROUP簽署戰略協議,將針對墨西哥市場聯合推出氫能重卡定制方案,開啟全球化合作新篇章。
“我們將進一步研發和優化產品線。”海珀特公司首席執行官孫營透露,作為新一代高速干線氫燃料電池重卡,H49已通過包含吐魯番高溫及漠河極寒等多項實車測試,目前進入小批量交付階段,將于2026年正式量產。
市場研究顯示,預計2035年全球氫燃料電池車氫氣需求量增長5倍,重卡因長續航、重載特性成為核心場景。海珀特公司的崛起正是這一趨勢的縮影。
4月15日,漢宜高速公路上,一輛輛氫能重卡往返穿梭,開展物流配送。氫能重卡僅需10分鐘就能“喝”滿氫氣,續航可達400公里,全程零碳排放。在國內首條規模化氫能重卡干線運輸示范線上,“氫裝”上陣的30輛重卡搭載的氫燃料電池均來自武漢經開區。
距海珀特公司僅10公里的東風汽車研發總院內,工程師正在測試新一代氫燃料電池系統。這家累計銷售超過6000輛氫能車的企業已構建從乘用車到重卡的全場景技術儲備,專利數量居國內主機廠之首。
理工氫電的CCM型膜電極產線滿負荷運轉,其產品反向出口海外市場,成本降至一半;眾宇動力全面掌握燃料電池核心技術,從事氫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電堆及系統的研發和生產,技術“出海”勢頭強勁。
湖北省《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明確指出,以武漢經開區為核心,打造全國氫能產業示范核心區。如今,雄韜氫雄、理工氫電、眾宇動力、海珀特等21家國內外知名氫能企業集聚武漢經開區,初步形成了“基礎部件—燃料電池—整車—示范運營”的產業鏈和創新鏈,氫能產業聚鏈成勢。
這樣的創新矩陣背后是地方政府“精準滴灌”的產業培育邏輯。早在2020年,武漢經開區就搶抓風口、前瞻布局,引入國家電投集團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武漢綠動氫能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建設華中氫能產業基地和研發中心,重點開展氫燃料電池及制氫裝備核心部件產品研發及生產。
歷經4年多建設,華中氫能產業基地如今已建成7條氫能核心裝備產線,具備年產5000套氫燃料電池電堆系統的能力。其自主研發的質子交換膜等核心產品的關鍵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近1000臺燃料電池電堆和系統從這里銷往全國各地,搭載于各類氫能車輛,其中武漢區域291臺。
不僅如此,武漢經開區還投資40億元在全省率先啟動建設氫能科技產業園,打造集氫能研發、生產、中試、孵化于一體的氫能產業核心承載區。目前,已落地氫能企業13家,產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到2030年,氫能科技產業園將引進30家氫能企業,推動3家氫能企業上市,新建5座加氫站,投放3000輛氫能示范運營車輛,實現營業收入總額500億元。”武漢經開區有關負責人表示。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展示國家石油化工產業形象,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