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太湖水污染治理,常州市按照江蘇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迅速行動,該市環保部門于近日出臺9大措施,鐵腕治污。
編制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目前,《常州市環境保護三年行動計劃(2008-2010年)》已經初步編制完成。通過“四嚴三調”,即嚴格的環保準入門檻 、環保執行標準、環保監管執法和環保考核評價,調整產業結構、企業布局和發展思路,做到不欠新賬;通過治水、治氣、治音、治土、治村、治廢和全民造綠的“六治一綠”,還掉舊賬,確保太湖水污染防治、節能減排和全面小康環境質量達標及國家生態市建設等四大目標的順利實現。
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冻V菔酗嬘盟幢Wo區劃分規定》報省政府批準并加快推進落實;嚴禁所有船只在魏村自來水廠取水口一級保護區內航行或停泊;對魏村水廠取水口二級保護區內2家企業的廢水排放口予以封堵;搬遷所有砂石、煤炭交易碼頭。督促金壇市對其境內14個鄉鎮飲用水源地19個取水口加強保護,消除隱患。
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深入開展化工專項整治,首批149家要關閉的化工企業名單已經公布,第二批即將公布,確保年底前一批化工生產企業關閉到位;優化工業布局,中心城區25家工業企業搬遷進入園區;嚴格環保準入門檻,繼續開展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清理工作;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全市爭取370家規模以上企業通過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確保規模化企業通過認證比率不少于13%。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全市16家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其中金壇4家于年底完成建設,爭取投運;溧陽4家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其它4家爭取年底開工;武進4家爭取年底前開工建設。所有污水處理廠完成在線自動監測裝置的安裝調試,并與環保部門聯網。
實施“提標”工程。對化工、印染等六大行業所有企業實施提標,逾期不達標一律停產整頓。同時完成現有8座城鎮污水處理廠、6座工業集中污水處理廠和11座鄉鎮污水處理廠的除磷脫氮改造方案設計,并盡早開工建設。
推進“清水工程”。采用活水、清淤、建生態護岸、老小區雨污分流改造和實施生態修復工程等措施,確保19條市河達到水清目標。
加快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在部分地區試行農村生活垃圾的“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置”的處理模式試點,建成10個農村居民點污水處理示范工程。編制全市主要縣鄉河道、村組河塘清淤計劃、提高規?;笄蒺B殖糞便綜合利用率和秸稈利用率的計劃,年內啟動。
生態修復工程。編制太湖流域一級保護區退耕、退漁、退養和還林、還湖、還濕地的計劃,爭取年內啟動試點。長蕩湖實施生態修復,種植水生植物5000畝,圍網養殖面積從現有的約5.5萬畝壓縮到4萬畝。滆湖、竺山湖抓緊制訂清淤、壓縮圍網養殖、入湖口生態濕地建設等生態修復的計劃并積極組織實施。完成天目湖2平方公里60萬方的清淤工作。配合省水利部門積極做好新孟河拓浚的前期工作。
開展九大環保專項行動。組織開展污染源排查、集中式污水處理廠、重點河道的氮磷污染物排查、工業集中污水處理廠整治、建設項目清理整頓、污染源排放提標、排污口規范化整治、固體廢棄物處置、化工企業氣味整治、“禁燃區”煙囪拆除等九大專項行動,鐵腕治污。
編制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目前,《常州市環境保護三年行動計劃(2008-2010年)》已經初步編制完成。通過“四嚴三調”,即嚴格的環保準入門檻 、環保執行標準、環保監管執法和環保考核評價,調整產業結構、企業布局和發展思路,做到不欠新賬;通過治水、治氣、治音、治土、治村、治廢和全民造綠的“六治一綠”,還掉舊賬,確保太湖水污染防治、節能減排和全面小康環境質量達標及國家生態市建設等四大目標的順利實現。
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冻V菔酗嬘盟幢Wo區劃分規定》報省政府批準并加快推進落實;嚴禁所有船只在魏村自來水廠取水口一級保護區內航行或停泊;對魏村水廠取水口二級保護區內2家企業的廢水排放口予以封堵;搬遷所有砂石、煤炭交易碼頭。督促金壇市對其境內14個鄉鎮飲用水源地19個取水口加強保護,消除隱患。
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深入開展化工專項整治,首批149家要關閉的化工企業名單已經公布,第二批即將公布,確保年底前一批化工生產企業關閉到位;優化工業布局,中心城區25家工業企業搬遷進入園區;嚴格環保準入門檻,繼續開展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清理工作;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全市爭取370家規模以上企業通過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確保規模化企業通過認證比率不少于13%。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全市16家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其中金壇4家于年底完成建設,爭取投運;溧陽4家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其它4家爭取年底開工;武進4家爭取年底前開工建設。所有污水處理廠完成在線自動監測裝置的安裝調試,并與環保部門聯網。
實施“提標”工程。對化工、印染等六大行業所有企業實施提標,逾期不達標一律停產整頓。同時完成現有8座城鎮污水處理廠、6座工業集中污水處理廠和11座鄉鎮污水處理廠的除磷脫氮改造方案設計,并盡早開工建設。
推進“清水工程”。采用活水、清淤、建生態護岸、老小區雨污分流改造和實施生態修復工程等措施,確保19條市河達到水清目標。
加快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在部分地區試行農村生活垃圾的“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置”的處理模式試點,建成10個農村居民點污水處理示范工程。編制全市主要縣鄉河道、村組河塘清淤計劃、提高規?;笄蒺B殖糞便綜合利用率和秸稈利用率的計劃,年內啟動。
生態修復工程。編制太湖流域一級保護區退耕、退漁、退養和還林、還湖、還濕地的計劃,爭取年內啟動試點。長蕩湖實施生態修復,種植水生植物5000畝,圍網養殖面積從現有的約5.5萬畝壓縮到4萬畝。滆湖、竺山湖抓緊制訂清淤、壓縮圍網養殖、入湖口生態濕地建設等生態修復的計劃并積極組織實施。完成天目湖2平方公里60萬方的清淤工作。配合省水利部門積極做好新孟河拓浚的前期工作。
開展九大環保專項行動。組織開展污染源排查、集中式污水處理廠、重點河道的氮磷污染物排查、工業集中污水處理廠整治、建設項目清理整頓、污染源排放提標、排污口規范化整治、固體廢棄物處置、化工企業氣味整治、“禁燃區”煙囪拆除等九大專項行動,鐵腕治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