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河入海口1000畝的土地上,兩項規模達80萬噸、投資額超過23億元的精細化工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而隨著這兩項工程在年尾的竣工,山東金嶺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日嶺描繪的雙百萬噸高新化工產品基地的宏圖也將變成現實。
金嶺集團是摸爬滾打走出來的民營企業。從上世紀80年代起,趙日嶺以建窯燒磚為起點,爭得了“磚王”的頭銜;90年代初又憑開發生產石油助劑進軍石化制造業,其“瓜爾膠”曾風靡國內25個油田;本世紀初又進軍氯堿化工領域,勵精圖治,短短幾年時間便打造了一個現代企業集團——山東金嶺集團有限公司,主要產品涉及有機化工、無機化工、熱電能源等多個領域,年產燒堿22.5萬噸、氯丙烯2萬噸、甲烷氯化物25萬噸、環氧丙烷10萬噸、苯胺6萬噸,熱電裝機容量10萬千瓦,總產值37億元,實現利稅4.27億元。
打造“航母級”的氯堿化工產業基地,是金陵集團的發展方向。而隨著去年《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金嶺集團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利用當地豐富的原鹽資源優勢,堅持以氯堿化工為根基,繼續優化、細化、延長氯堿產業鏈,以科技手段為輔佐,力求以規模優勢、多品種優勢、科技含量優勢,以及低耗高效優勢獲得業內主導地位。
自2008年起,金嶺集團積極利用設備、建筑材料大幅降價的絕好機會,進行新一輪產業鏈打造工程。投資8.7億元,在廣饒經濟開發區興建了12萬噸/年有機硅新材料項目,并于2009年9月順利投產。隨后又在東營經濟開發區分期建設氯堿產業鏈重點項目,其中包括60萬噸/年離子膜燒堿、120萬千瓦熱電聯產、24萬噸/年苯胺、20萬噸/年環氧丙烷、25萬噸/年甲烷氯化物等項目。預計項目總投資將達60億元,其中60萬噸離子膜燒堿項目總投資15億元,被列為山東省2009年重點項目。24萬噸苯胺項目總投資8億元,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國內最大的苯胺生產基地之一。上述項目全部達產后,公司將具有82.5萬噸燒堿、50萬噸甲烷氯化物、30萬噸苯胺、30萬噸環氧丙烷、24萬噸有機硅等生產能力,產值將突破150億元,實現利稅25億元。
如今,趙日嶺又提出了建設化工循環經濟園區的發展戰略,氯堿裝置產生的氯氣用于生產甲烷氯化物、環氧丙烷、氯丙烯;氫氣用于生產苯胺;鹽酸和一氯甲烷用于生產有機硅。這條產業鏈優化了資源配置,減少了中間環節和物流,有效規避了高危化學品的運輸風險,最終有利于實現生產經營的最佳效果和資源利用最大化。
最近這段時間,金嶺集團又將迎來新的發展時期,旗下的山東金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工作已經進入了關鍵階段,準備在上海證券交易所IPO,計劃發行1億多股,募集資金15至20億元,目前正在接受中國建銀投資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