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師徒小李和小張,在廣袤的巡井路上巡井,可能是徒弟小李走累了,一屁股想坐在井口上,這說時遲,那時快,師傅老張一個箭步猛沖上前,一把拉過懵懂中的小李,運轉的機器擦著師傅的肩膀而過,啊!小李看到后嚇得張大了嘴,臉色蒼白地看著師傅,師傅整理了一下衣服,輕輕地拉起小李的手……”故事講得精彩無比,還沒等故事結束,井場上就掌聲一片,講安全故事,是中原油田采油二廠安全員王新國的拿手好戲,人稱他為安全“故事王”。
????作為安全監督員,王新國為了抓好安全管理,在安全上可是沒少下功夫,他經常獨自冒著酷暑在油區內巡邏,一經發現職工違章后,便苦口婆心地進行疏導,講清事故危害的嚴重性。可是職工口頭上微微是諾,口頭答應地很好,可到了工作中卻我行我素,成了形式,老王還落了個“婆婆嘴”、“大黑臉”等綽號。王新國看軟的不行,便馬上來硬的,決定采取罰款的形式,來制止職工違章行為。哪知道,通過制度約束人,職工還是不領情。這罰不行,嘮叨又不行,怎么辦?一個偶然的機會,王新國在家里看中央電視臺“百家講臺”欄目,看那大師精彩的講解,觀眾的叫好聲,他不由動起了心思:職工每天面對著油井,這反復而又沉重的勞作,讓很多職工失去了工作娛樂,能不能換種安全管理方式,讓職工在娛樂的同時又能提高安全警惕性呢?思索中他拿著辦公桌上的安全案例翻了翻,又想著“百家講壇”大師的講解,靜下心來的老王靈光一閃,這整天大會小會地將安全案例,職工或許早已厭煩了,若換用“百家講壇”的形式來給職工講解安全事例,職工從形式上肯定會喜歡。說干就干,這以后的王新國,一旦發現職工違章時,不是一味地進行批評職工,而是學著“百家講壇”大師的樣子,一本正經地開始了講解,因為安全案例早已爛熟于心,老王講起來就得心應手、運用自如,安全案例的分析也是頭頭是道,違章帶來的危害講解的更是栩栩如生,精彩的講解得到了職工的熱烈歡迎。
????老王的安全“百家講壇”面向基層職工群眾,為了對得起“故事王”的稱謂,老王在平時的日常工作中,每天和職工在一起,時時做一個有心人,還不時通過網絡、報紙等多種聚道搜集安全資料,及時更新知識,尤其是對身邊的安全隱患素材,自己經常整理到深夜,第二天再利用工余時間講給職工聽???,在井場旁,老王手拿一本書,口若懸河的進行安全講解,不時傳來陣陣掌聲……
????(初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