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綜合消息 2011年煙草行業實現工商稅利超7500億元,中煙在全面收縮多元化投資戰線的同時,需要為龐大的現金流尋找資金出口。能源投資是中煙多元化之路走向“強身”的重要方向。2007年始,中煙重金砸進內蒙古上海廟能源化工基地。
重金砸進煤化工
中煙的多元化投資從“瘦身”階段如今邁向“強身”階段,開發能源項目成為“強身”的主攻方向。中煙投有關負責人曾表示,煤炭是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在國內能源結構中的地位很難改變,所以煙草資本要大舉進入。
開發內蒙古鄂爾多斯的上海廟能源化工基地,是中煙多元化投資轉向后的大手筆。
2007年12月,中煙總公司與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簽訂上海廟能源化工基地開發建設合作框架協議。該基地已獲國家發改委批復,是國家級大型能源化工基地。
據此前媒體報道,截至2011年底,上海廟能源化工基地已實施的項目總投資超過400億元,基地營業收入為70億元。僅在08年,中煙就重金砸進50億。
卓創資訊煤炭分析師劉冬娜表示,煙草熱衷投資煤化工主要在于十二五期間國家大力扶持煤炭尤其是煤化工產業,煤炭業利潤率較高。中煙投資的是國家級能源基地,政府在納稅、公司給地方面有很多優惠政策。在資源方面,煤炭產業剛需固定,投資風險小。
上海廟鎮位于蒙、陜、寧三省區交界處,屬于鄂爾多斯的鄂托克前旗,煤田分布面積1200多平方公里,初步預測儲量100億噸以上,天然氣已探明儲量2500多億立方米。
“內蒙古和新疆如今已成為新的煤炭生產基地,競爭壓力小,市場潛力巨大。從前的煤炭主要產地是山西、河南、山東等省,煤炭剩余儲備煤量越來越少,潛力挖掘潛力不斷下降。” 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經濟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姜鑫民表示。
協議簽署后,中煙在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重點工業項目投資發力。截至2011年底,基礎設施項目累和重點工業項目分別投資110多億元和150多億元。
為形成大規模的開發建設條件,中煙投資完成引黃供水一期工程,日供水能力20萬立方米,建成三新鐵路和一座500千伏輸變電站,供氣工程建成投用,形成鎮區城鎮框架。
此外,中煙牽頭整合上海廟礦區的24家礦業權,與神華集團、山東能源臨礦集團、山西晉煤集團共同開發基地東部礦區。
借力得礦權
作為門外漢的中國煙草總公司,掌握了礦權才能主導當地煤炭業。中煙選擇借力奪礦權。
2007年中煙聯合山東臨沂礦業集團共同出資組建內蒙古上海廟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先期注冊資金為6億元。其實早在2006年臨沂礦業就獲得榆樹井煤礦探礦權,但2007年中煙憑借央企的優勢奪得了探礦權,成為該礦區的開發主體,與臨沂礦業各出資50%。
據上海廟礦業官網介紹,公司目前已建設投產年產300萬噸榆樹井煤礦和400萬噸新上海一號煤礦,另有年產1200萬噸的新上海二號煤礦將于2013年建成投產。計劃至到2015年,公司煤炭產量達到3000萬噸以上。
2010年8月,中煙、神華集團、寧夏和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簽署四方協議,將上海廟礦區升級為國家級能源基地。
當時上海廟有20多個礦業權,分別由10多家企業持有。按照四方協議,中煙和神華合資組成維華礦業公司,開發內蒙古上海廟礦區儲備量為100億噸、面積為512平方公里的東部礦區,即:上海廟礦區榆樹井、上海廟一號、卡普3個井田以及雷家井、西廟兩個勘查區。同時在上海廟能源化工基地同步實施煤炭轉化項目。
協議限定在6月30日前,以上礦權全部轉入合資公司名下。這就意味著臨沂礦業要將手上大半礦權拱手相讓。
得到礦權之后的中煙是否能在煤炭化工產業中獲得期待的投資回報?
據臨沂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截至 2009 年底,上海廟礦業資產總額為15億,負債總額為9億 ,資產負債率為60.32%,截至2010 年9 月底,上海廟礦業資產總額為28億 ,負債總額迅速降至七千萬,資產負債率為2.44%;但兩階段公司均未實現營業收入。
煤炭行業分析師安志遠認為,雖然上海廟煤化工基地目前投資超過四百億,營收遠遠低于投入,但煤化工產業投資周期較長。上海廟礦區煤炭儲備豐富,煤化工項目眾多,并且是國家級能源基地,有良好的利潤增長預期。
姜鑫民稱,煤炭產業的產能過剩只是相對的,國家現在號召淘汰落后產能,積極轉變煤炭發展方式,促進煤炭工業科學發展,整合兼并是行業大勢所趨。“能源需求一直呈增長勢頭,我很看好能源的投資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