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王遠程)從一個普通電工到中石化工人技術比武第一名,再到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7年的矢志不渝、艱苦磨礪,祁紅軍終于“破繭化蝶”,向人們印證一個優秀勞動者在平凡崗位照樣能成就自身的勞動價值。
祁紅軍酷愛學習,在中原油田采油二廠是出了名的。為了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他先后系統地學習了《電工學》《電機學》《電子技術》等十幾種專業技術書籍,同時還學習了計量儀表修理、采油工程技術等相關理論和知識,寫下了20多萬字的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正是因為酷愛學習,他一舉取得中石化工人技術比武維修電工第一名,在30歲時被破格晉升為高級電工技師,成為油藏經營管理五區響當當的“金藍領”。
多年來,電費占油藏經營管理區生產總成本的1/3強,為實現節電降耗,祁紅軍從現有電器設備的運行狀況入手,對每臺耗電設備進行跟蹤監測,通過調參等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無功耗電,實現了年節電達15萬度;他認真學習電氣設備節電知識,率先在79臺抽油機上加裝與電機相匹配的電容,實現全區日節電400度。
每天一上班,他就到生產現場反復觀察、研究采油電器設備的工作狀況,有沒有浪費和空耗的現象。在他的帶領下,電工班的4名電工對全區100多臺大小各類電器設備進行測試,發現有10%的抽油機存在平衡不合理的現象,有2%的電器設備存在“大馬拉小車”的現象。他通過反復試驗,篩選出與抽油機電機相匹配的電容,加裝到抽油機上,用于提高電機功率因數,降低抽油機的耗電量,取得明顯的節電效果。所在油藏區抽油機全部加裝電容后,年節電40多萬度,年創效25萬元。
獲得中石化采油維修電工第一名的佳績后,祁紅軍的名氣大了,向他請教的人多了。近兩年來,他除了帶徒外,堅持每周一晚上為全區電工講授一個半小時的技術課,把自己在生產實踐中的所學、所做、所思傳授給同行。去年,他又收了12名外單位的電工徒弟,由他任授課老師的“祁紅軍電工技術培訓班”也應運而生。他查閱資料,編寫教材,向有培訓經驗的老師請教,不斷改進講課方式,做到簡單易懂、形象生動。學員的業務水平參差不齊,在講授實際操作時,每一個細節他都要手把手地教。一堂實際操作課下來,他累得腰酸背痛。2010年,他的徒弟楊森在中石化技能大賽中勇奪金牌,這讓他這個師傅倍感驕傲,而“金牌師徒”更成為工友們對他倆的最高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