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翟迪)謝存義說:“42年,彈指一揮間。”
42年,一個為國家備戰備荒而建的化工廠,成為智能化的大型煉化企業;42年,一個翩翩少年變成年過半百的中年人;42年,他沒有離開過燕山石化化工廠大院;42年,他用青春無悔,抒寫如水人生。
謝存義,這個燕山石化倒班42年的職工,站在化工三廠一苯酚裝置前,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摸了摸這如同戰友般的裝置,輕輕地說:“要退休了,也要站好最后一班崗,再陪你們幾個日夜。”
快樂的開拓者
時光的車輪倒回至1970年,中學畢業的謝存義,在北京的家中等待著招工。
一張署名為“向陽化工廠”的招工通知讓謝存義既興奮又緊張。“興奮的是有單位招收了我。緊張的是不知道這個單位在哪。”謝存義說道。
當時的向陽化工廠,既是現在燕山石化化工系統的前身。當時由于形勢需要,向陽化工廠在招工的時候,不便向職工透露工作所在地和工作性質。
謝存義就這樣,成為了向陽化工廠第二批招工中的一員。單位派來的豪華轎車“斯柯達”拉著謝存義一行,向單位駛去。“我看著車過了盧溝橋,心里就涼了一大截。”謝存義說。
看著車駛入燕山,車上漸漸有了哭泣的聲音,而謝存義望著當時滿目的荒山和遍地的鵝卵石,則是興奮多過難過。第一次離開家,還是國家正式的工人,可以自己養活自己,讓謝存義激動不已。
當時的向陽化工廠,不像現在這樣花紅柳綠,碧水藍天。當時除了裝置,就是光禿禿的土包和泥濘的小路。謝存義作為最早參與燕山石化建設的工人,他稱自己為“快樂的開拓者”。拿著16元的學徒費,穿著洋氣的工作服,吃著2毛5的紅燒肉,再苦再累的環境,謝存義也美滋滋的。
“當時裝置周圍沒有圍墻,我們就砌圍墻。需要有原料進廠的鐵路,我們就打渣土,建鐵路。”謝存義走在自己參與修建的鐵路上,告訴記者:“我們這代人,不能吃苦,不能干活,那是立不住的,那不是個好同志。”
一輩子,沒離開這塊土地
謝存義看著很年輕,如果不了解,絕對猜不出他還有兩年就要退休了。謝存義說:“42年,人生的一半時光,都是在化工廠這個院里度過的。”他指了指門口的楊樹,說:“剛上班時,就碗口那么粗的樹,現在一個人都抱不過來了。”
謝存義走在巡檢的路上,撫摸著裝置的每一處“肌膚”,說:“平時裝置鬧點小毛病啥的,要摸清裝置的脾氣,修理下就好了。”
他就像一位驕傲的將軍,走在自己的領土里,看著他生活生長的地方,回憶萬千。參加工作42年,謝存義就像一個時光的記錄者,親歷著企業的發展和變革。燕山有他的青春,有他的回憶,有他對燕化的忠誠于熱愛。
謝存義說,不倒班的人,不知道燕山的夜晚有多美,巍巍的銀塔在星空的點綴下熠熠生輝,滿天的繁星照映著倒班工人上下班的路途。
42年,每當看到第一縷陽光照在裝置上的那一瞬間,謝存義感覺自己的工作是如此的崇高。謝存義頂著月光上班,迎著露水下班,披星戴月一萬多個日夜。在星空的映襯下,他獨自走在裝置巡檢的路上,11個巡檢點,爬上爬上,走東走西,從夕陽西下到朝陽升起,一個青澀小伙變成如今的白發上鬢,一個五旬老者用執著書寫著對企業的滿腔熱愛。
“望聞問切”巡檢妙招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在謝存義這里,也有一個“望聞問切”四大妙招。
班組中年輕的師傅說,一般人可沒這兩下子,能總結出這么精辟的四字巡檢妙招,那是謝存義40多年工作經驗的積累。
謝存義打開中控室的門沖著記者說:“望,就是一打開門,我一看裝置運行的狀態,就知道運行有沒有問題。”說著,謝存義走出中控室,輕輕的吸了口氣,說:“燕山環境好了,現在聞不見原料的味道了。但是還是能輕微的捕捉到,現在聞到的是異丙苯的味道。”謝存義又往前走了一段路,說:“現在是苯酚丙酮的味道。”能夠靠空氣中輕微的味道辨別裝置在進什么原料,這讓什么味道都聞不見的記者,豎起了大拇指。謝存義說,裝置如果出現了小波動,根據“望聞”之后,就可以去“問問”裝置出了啥問題,是液面波動了,還是物料有問題。根據發生的情況,對裝置進行“切”,合理的處理裝置的波動,讓裝置一直安全穩定地運行。
42年,謝存義靠經驗總結出了這樣四字巡檢妙招,也正是靠這四字巡檢妙招,保證了裝置的健康運行。
42年,與妻子兩地分居
謝存義的妻子在首鋼上班,家只能安在石景山。說起這些年的分居生活,謝存義有些動容。“什么是愛!不埋怨就是愛!我倒班42年,我愛人沒抱怨過一句。”謝存義說到。
謝存義說,對工作他一直無怨無悔,可是對愛人,他滿心愧疚。1983年妻子生產當天,謝存義像往常一樣準備上班,妻子卻一直欲言又止。“我當時也沒多想,著急坐車到單位接班。”謝存義說。8個小時過去了,謝存義怎么也沒想到,他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已經當了爸爸。愛人生產沒有陪在身邊,謝存義心中一直愧疚不已。
因為工作需要,謝存義的家庭生活,幾乎是在黑白顛倒的缺失中度過的。兒子會叫爸爸的時候,他在上班;媳婦生病住院的時候,他在上班;90歲的老母親患病在床,他也只能歇班的時候去照料。
如今,兒子大了,母親病情也穩定。謝存義上班的時候,就住在單位安排的宿舍里。謝存義說:“大型煉化企業,必須得有倒班工人。干了一輩子,是責任,是熱愛,讓我堅持了下來。”
平凡中的非凡感動
謝存義實在太平凡了,但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人,讓人從心底佩服與感動。2010年,是燕山石化公司成立40周年,謝存義這個與公司同齡的倒班工人,有幸受到了公司的特別嘉獎。“公司給我們這些倒班40年的職工嘉獎,讓我感到公司心里有我們這些倒班工人。”謝存義動情地說。
58歲的謝存義,明年就要退休了,他說:“只要公司需要,只要身體允許,我會繼續工作下去,把經驗傳給年輕人。”
42年,彈指一揮間。我們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就要拓寬生命的寬度。謝存義用他簡簡單單、樸實純真的愛,用他兢兢業業、勤勞肯干的情,陪著燕山石化走過無數個夏雨冬雷,無數個春去秋來。謝存義說:“燕山石化會更好,職工的日子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