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陳振剛)說起愛情,我們總會不禁想起花前月下、海枯石爛、天荒地老,這些甜蜜的詞語,但我們鉆井工人想到更多的是“思念”。
他們也想與愛人長相廝守,也想能每天飯后牽著愛人的手散步,也想享受聽到孩子喊出爸爸媽媽時的快樂,但他們的工作性質讓這些本事平常的事變得困難。把愛情搬到井隊是需要勇氣的,然而就在我們井隊,我看到了這份勇氣所換取的一份平平淡淡、相濡以沫,那就是我們柴油機工常留軍和他的妻子——我們井隊服務員林明娟的故事。
常師傅今年四十多歲,熱心腸。由于長年在野外工作,夫妻二人一年在一起的時間也屈指可數,經過仔細商量后,妻子辭掉了原本十分舒適的會計工作,來到我們井隊干起了服務員。我曾經十分不解地問過她,為什么不讓常師傅辭掉工作去她那,畢竟她的工作待遇不錯,環境也比井隊好很多。她說:“也不是沒想過,但從長遠考慮,井隊雖然環境艱苦一些,但兩個人能夠互相照顧到對方,再加上他干這一行這么久了,重新開始一份工作難度很大。”說完這些,她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是個女人嘛,跟著他我心里踏實,再說了,我可不想搶他養家糊口的責任,我得支持他的工作才對!”
盡管她說的云淡風輕,可是我能理解到這需要付出些什么——放棄自己的工作,放棄城市的生活環境,從事一個與以前的工作性質完全不同的工作,并把自己定位在一個默默支持丈夫工作的位置上。如果不是因為有深如大海卻又堅如磐石的愛情在支撐,大概很難做到這些吧?
當然,她的付出也得到了應有的回報。常師傅變成了我們井隊的“兼職服務員”,在完成自己工作之余,經常可以看到他一身服務員打扮出現在井場和生活區,有一次,我跟他開玩笑說:“常師傅你真厲害,不僅俘獲了嫂子的芳心,還讓咱們井隊有了兩個服務員,公私兩不誤,真是雙贏啊。”他笑了笑,認真地拖著地,過了好久才對我說:“我們倆都是再婚,也正是因為都經歷過家庭破滅的痛苦,才更加珍惜現在這份來之不易的感情。”
我很驚訝,但更多的是對常師傅話語中對這份感情所持態度的敬意。我想,花前月下的愛情,雖然也是美好的,但一定比不上常師傅和他妻子能為了彼此而放棄自己很多東西,把愛情搬到井隊的真實故事,因為這份愛情所承載的含義和責任,是歷久彌堅,永不褪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