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朱小莉)馬立法是化工分部乙二醇車間設備副主任,用大伙的話說,是個愛學習,業務素質過硬,恪盡職守為裝置安全運行的“護航人”!
有才:改造的“高手”
馬立法業務能力強,是個設備改造的“高手”。2011年,環氧乙烷產品成了分部創效的主打產品,必須做大產量!但冰機制冷量不足卻成了做大產量的一個瓶頸。新上一臺冰機至少要6個月,而市場不等人,做大產量刻不容緩!
怎么辦?車間主任李容波把目光投向一臺2007年從煉油分部移裝過來的閑置冰機,心想:“如果能把這臺冰機修好,倒可解一下現在的燃眉之急。但這臺冰機腐蝕那么嚴重,已是病入膏肓,恐怕誰也沒法讓它起死回生。”
馬立法圍著這臺冰機左看右瞧了一番,不甘心就此罷休。他將冰機存在的問題發給冰機制造廠家,請求專家指導。但得到的答復卻是“沒有修復價值!” 面對專家的“判決書”,馬立法沒有退縮。他和車間技術骨干一起,大膽地對冰機進行調試和改造。鐵銹堵塞了溶液的熱交換器,他就在溶液泵出口管道上加裝了T型過濾器,讓鐵銹沉淀在過濾器底層,使溶液循環暢通無阻。機體因腐蝕而出現微孔,機組真空度難以保證,他就補焊消漏……
就這樣,一步步調試和改造,2011年5月25日,該冰機終于開車成功!這臺廢置多年的冰機終于“起死回生”,制冷能力達到1800KW,達到設計能力的80%。馬立法針對乙二醇裝置P-202碳酸鹽泵汽蝕、振動和噪音大,機封和軸承壽命短的現狀,細心查找原因,發現是該泵實際流量小于設計流量所至。于是,他提出將大泵換成小泵。2012年6月,該泵成功整泵改造后,不單消除了該泵威脅到裝置長周期運行的隱患,而且每年節約用電123萬元。
針對設備的“疑難雜癥”對設備進行改造這樣的事例,對馬立法來說真是舉不勝舉。
奉獻:打造檢修精品工程
2011年10月,乙二醇裝置按計劃進行大修。這次大修項目304項,其中設備項目占了238項,項目之多,難度之大,是歷次檢修之最。
作為設備主任,馬立法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不管壓力多大,也要按計劃高標準完成檢修任務!”馬立法暗下決心。 為了優質高效完成大修任務,馬立法和車間主任李容波、工藝主任張國強等車間領導未雨綢繆,精心策劃檢修事項。從2011年1月開始編寫大修計劃,經過反復修改完善,10月一份堪稱完美的大修方案“新鮮出爐”!
大修期間,馬立法衣不解帶地蹲點檢修現場,成了一個“不回家的人”。他全程跟蹤檢修過程,確保檢修質量和進度按計劃推進。為了減少大修費用,馬立法對檢修物資質量層層把關.對檢修物資數量精打細算,協調各種檢修物資按時到位。
當時秋風漸起,但忙碌在檢修現場的馬立法身上的工作服卻是濕了又干,干了又濕。他工作起來更是廢寢忘食。當他聽到電話那端傳來女兒童稚的聲音:“爸爸,我好想您,您什么時候回家啊?”馬立法只能愧疚地哄著女兒:“乖,爸爸一檢修完就回家!”馬立法一直堅守在檢修現場,默默地奉獻著。
按以往,這么重的檢修任務,非得30天以上才能完成,但這次檢修純檢修時間不到18天,創乙二醇裝置大修時間最短紀錄,并且實現了檢修的優質高效和一次開車成功。這次大修更為精彩的一筆是:通過大修計劃項目無變更、材料準確提報、充分平衡內部庫存、實行社會庫存等有效手段,實現大修剩余料為“零余料”,平衡物資材料232項2958件,節約資金達100多萬元。
這次檢修為2012年乙二醇裝置的長周期運行奠定了基礎。正如李容波主任所說:“2012年乙二醇裝置實現長周期運行,提前兩個月完成了全年生產任務,馬立法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