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從2012年下半年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情況看,影響行業發展的因素較多,不確定因素也在增多。
歐美等國經濟總體雖然復蘇緩慢,但出現了積極的變化,比如歐盟建立統一的金融監管機構;允許救助基金可以直接購買國債;推出1200億歐元的經濟刺激計劃等,這些對穩定金融市場、舒緩債務危機將產生積極作用,這種經濟趨勢顯然有利于中國企業恢復發展對歐洲的出口。
但去年11月開始實施的歐盟輪胎標簽法,對我國輪胎出口歐洲增加了技術壁壘,使企業出口成本上升,影響出口量。美國輪胎特保案到期沒有延期,這對我國輪胎出口有利;但奧巴馬連任后的經濟政策中,更注重創造國內就業機會的重要性,鼓勵大企業從向外投資轉到向內創造工作機會,其政策有比較明顯的貿易保護主義色彩。奧巴馬任期內美國對中國提出的貿易訴訟案比前任增加了一倍,其中包括對中國輪胎征稅、光伏產業制裁、中興和華為在美遭調查、三一集團子公司電項目被否決等。可以預期,中國產品今后出口美國將遭遇更多的阻力。總之,各種影響因素復雜交織,對山東省輪胎業出口總體影響有利有弊,機遇與挑戰并存。
從國內來看,經濟政策“把穩增長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預計2013年政府將不會單純依賴投資刺激經濟,從這點看,今年將延續去年下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會有大的變化。
行業方面,我國橡膠業兩頭在外,80%的天然膠需要進口,40%的輪胎需要出口。2012年天然膠市場波動較大,上半年大幅滑落,9月份后有所回升,天然膠市場的穩定與否,與我國橡膠業的穩定發展息息相關。據國際橡膠研究組織(IRSG)預測,2012年全球橡膠消費總量將達到2660萬噸,比上年(2588萬噸)增長2.7%;2013年預計消費量為2760萬噸。
我國合成膠產能近幾年不斷提高,2011年產量達到350萬噸,2012年又有不少企業新建、擴建產能,合成膠產能雖有過剩的趨勢,但對平抑膠價起到一定的作用,總體看來,今年膠價會有波動,但出現大幅波動的幾率較小。對橡膠業發展產生直接影響的汽車業,在經歷了前幾年爆發增長后,2012年增長趨于平穩,較前兩年增幅有了較大回落。可以預計,在穩增長的大環境下,2013年汽車業出現大的起伏可能性不大。
綜合以上幾方面的影響因素,可以看出,山東省橡膠業2013年的運行趨勢將會延續去年下半年的走勢,產銷量將會穩步增長,增長率為個位數的幾率比較大,個別產品比如斜交胎,產銷量可能會有所下降。
行業主要產品輪胎方面,全鋼子午胎產量預計會略有增長;半鋼子午胎保持較大幅度增長,同比增長預計可以達到兩位數;國際經濟形勢沒有大變化的情況下,輪胎產品出口預計會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此報告根據“2013年橡膠市場高峰論壇”資料整理,作者為山東省橡膠行業協會會長張洪民)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