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11·22”黃島爆燃事故發生后,昨天,山東省緊急通知各地立即對油氣管道開展拉網式檢查,而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00028.SH;下稱“中石化”)也透露將徹查全國油氣管道安全。
調查組組長、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楊棟梁昨日也指出,這次事故損失慘重,暴露出的突出問題之一是泄漏后的應急處置不當,未按規定采取設置警戒區、封閉道路、通知疏散人員等預防性措施。而這是一起十分嚴重的責任事故。
除了應急預案中的報告環節,另一個重點則是要進行物料的收集。
據中石化方面透露,青島輸油站曾對(爆炸所在街道)的現場清理干凈,確實沒有油了,“漏的油從輸油管下面的地下排污暗渠流走了。”
一位曾在中石化下屬企業工作過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士向記者稱:“在(各方)制定預案時,(可能)沒有考慮到,下一步應該對地下暗渠內的物料進行收集,并對周邊人員進行疏散、設置警戒線,從而防止事故的發生。因為下水管網可能會有油氣揮發,要隔離火種。”
之所以沒有做此工作,該安全管理人士稱,有可能是預案本身存在問題(如不完備),或者是當時參與者考慮得不周全。地方相關部門如果接到企業報告后,也應根據事故后果的大小啟動地方應急預案,派員參與(事故處理)。整個事故影響到社會,這部分并不是企業決定的,而企業和地方都應成立現場應急小組,進行危險處置。
對于“應急處置不當”,楊棟梁也說道:“原油泄漏的應急預案不夠完善,企業和地方應急很差,對風險判斷不及時、不準確。”
另一位負責大型能源企業安全生產的管理人士也稱,人員疏散是防止公眾危機事件發生的重要一環。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