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新年首個期貨合約聚丙烯期貨獲得證監會批復以來,市場反響熱烈,市場人士表示,上市PP品種有利于建立起科學合理的市場化價格形成機制,為現貨企業提供避險工具,健全合成樹脂套保產業鏈,服務實體經濟。
“聚丙烯期貨上市與目前的現貨市場、現貨中遠期市場共同形成了多層級的市場體系,豐富了企業的經營渠道。同時,形成的聚丙烯期貨價格能夠比較真實準確地反映市場未來供求變化趨勢,建立起科學合理的市場化價格形成機制。”卓創資訊聚丙烯分析師劉杰表示,在公開的、自由競爭的期貨市場,交易者能夠獲得平等的交易機會,避免現貨交易中一對一交易方式帶來的價格不透明,理順國產樹脂與進口樹脂的價格關系,有利于促進市場化競爭,形成國內外緊密聯動的權威性價格,提高市場效率,科學指導相關企業的經營。
聚丙烯(PP)是全球第二大通用合成樹脂,占合成樹脂總消費量的30%左右,也是消費增速最快、用途最廣的樹脂品種,被認為是五大合成樹脂中最有發展潛力的品種。目前,PP區域交易活躍,但缺少權威的價格指導。為增強企業定價能力,作為國內最主要的聚丙烯生產企業,相關行業現貨企業專門成立了統一的銷售公司,參考電子交易市場的價格、并基于對供需關系變化的判斷,分區域進行統一報價;其他生產企業也各自分區域進行報價。業內人士指出,這些電子交易市場形成的價格只是區域性價格,缺乏代表性和預測性,無法為生產企業及貿易商定價提供科學指導。
市場人士認為,上市PP期貨,有助于完善企業套保鏈條,健全合成樹脂品種系列。據了解,五大合成樹脂的上游原料均為石油,在石腦油裂解時生產的乙烯和丙烯,其主要應用領域就是聚合生產PE和PP。不過,雖然PP與LLDPE、PVC在市場特點和生產原料方面具有很大的共性,但是其下游消費領域側重點各有不同,價格影響因素也存在差異。據了解,大商所已上市的PVC主要用于建筑領域型材、管材生產,LLDPE主要用于生產地膜、棚膜等薄膜類產品,而PP的最大消費領域是塑編行業和注塑行業。PP價格波動特點與已上市期貨品種并不一致,據中國塑料加工行業協會統計,我國規模以上的塑編企業達7300家,目前這些企業還無法完全利用現有品種進行套保。
據了解,國家相關部委及協會均對上市PP期貨表示支持。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經濟技術發展中心主任助理、副總工程師高陽表示,LLDPE和PVC上市后市場運行平穩、交投活躍,企業利用率較高,期貨市場功能得到有效發揮。大商所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塑料期貨市場,交易規模顯著擴大、市場深度顯著增加、價格有效性顯著提升,充分反映了我國石化產業對金融工具的強烈需求。PP品種易于標準化,現貨市場規模較大,具備良好的市場基礎,市場化程度高,適合開展期貨交易。PP期貨上市后,將進一步完善我國石化期貨品種體系,對我國石化產業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