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本網訊 今年兩會,霧霾成為代表們關注的焦點之一。對霧霾的主要來源煤炭的利用上,各代表的觀點不一,或支持減少煤炭使用,或推崇不減少煤炭利用但轉變煤炭利用方式,即清潔高效利用。
今年2月下旬,各地均出現了嚴重的霧霾天氣。按照中科院等權威學術機構研究,燃煤是霧霾形成的首要因素,占其至少1/3以上來源。2013年,我國煤炭消費量約為38億噸,2030年煤炭消費可能達到50億噸,絕對消費量上升壓力巨大。
前一種觀點的支持者以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臨沂供電公司營銷部裝表接電班副班長鄒兵為主。他認為應當減少煤炭使用,實現以電代煤:“以輸電替代輸煤,可減輕東部地區的霧霾;而在能源消費終端,實施以電代煤,將工業鍋爐、工業煤窯爐、居民取暖廚炊等用煤改為用電,大幅減少直燃煤。”
全國人大代表、省環保廳廳長陳蒙蒙表示,江蘇已經以到2017年PM2.5下降20%為總目標,細化分解每年治理任務。今年排定1000項,聚焦能源、工業、交通、建筑和城鄉面源五大領域,狠抓立法、減煤、提標、治車、降塵、控燃、聯防七項舉措。其中,減煤就是以減少和控制燃煤為重點,對小鍋爐開展集中整治。
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煤業化工集團董事長華煒則是后一種觀點的擁護者。他用一串數據證明如果煤炭的清潔利用工作做得好,優質粉煤作為燃料的環保指數完全可以匹敵甚至優于天然氣。“陜煤化集團正在給咸陽的紡織基地做一個示范工程,是用高效環保煤粉鍋爐建成一套系統,解決這個地區的供暖和供氣需求,測試證明,這個系統的排放指標要明顯優于天然氣爐。再從經濟方面分析,建天然氣爐要比建粉煤粉鍋爐多花4倍的錢,而用天然氣生產1噸蒸汽卻比使用煤炭的成本多30%至35%,經濟效益不佳,所以當前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減少污染物排放,才是優化能源結構,促進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然戰略選擇。”
全國人大代表、潞安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晉平認為現代煤化工是煤炭清潔化利用的重要方向,可以實現煤炭利用和環保的雙贏。他以煤制油為例,這一油品的環保效能大大優于石油。替代傳統的汽柴油后,氮氧化物和顆粒物的排放將分別減少25%和80%。煤制氣在我國也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我國資源稟賦特征為“富煤少氣”,如果將黑色煤炭通過新型煤化工技術轉化為清潔的天然氣,不僅可化解煤炭產能過剩,更能夠解決“氣荒”問題。(記者 姜誠)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