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臉色”說變就變
回顧2014年,化工品市場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油“臉色”說變就變。如果說2013年國際油市演繹的是波瀾不驚,那么2014年原油價格表現就可謂是驚濤駭浪。
盡管第一季度北半球寒冬助推國際油價重心上移,而后烏克蘭危機深化、伊拉克內戰爆發令二季度原油出現進一步攀升,但第三季度隨著美軍空襲ISIS、利比亞供給回升,國際油市供求均衡被完全打破,國際油價也就此拉開了跌跌不休的調整序幕。
雖然2015年美國經濟仍有望延續穩健增長態勢,但日本、歐洲經濟舉步維艱,中國、巴西等發展中國家也面臨重大挑戰,全球經濟維持低速增長概率較大。在此背景下,201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前景依舊不容樂觀,多數期貨公司預計全球石油日需求將提升100萬桶。
與此同時,頁巖油氣革命將進一步助推美國石油供求結構轉變,不少業內人預計2015年美國原油日產量增幅還將達到85萬桶。同樣,加拿大通過引入國際投資者繼續小幅提升其油砂產量。中國、俄羅斯原油生產也將延續穩健勢頭,而受經濟利益的驅使以及內部矛盾難調,OPEC各成員國仍難言減產。
在此背景下,上半年原油市場仍面臨市場供給過剩、全球經濟前景黯淡、美聯儲加息預期等不利因素影響,原油價格仍將全面承壓;不過下半年開始伴隨著市場利空逐步消散,投資者信心慢慢恢復,國際油價還是有望探底回穩。“油價目前仍遠未見底,在悲觀情境下,油價(Brent)的底部或在50美元/桶,2015年全年的運行區間將在50—70美元/桶,一二季度下行筑底,三四季度觸底反彈。”中信期貨如是說。
成本端抵抗愈加明顯
正如市場所判斷的,低油價或將成為2015年運行常態。“原油價格將決定化工品的重心”這一觀點也在2015年期貨公司的年報中有所體現。在不少期貨公司看來,2015年多數化工品現貨價格也將由供需定價向成本定價的方向轉變。
據記者了解,2014年下半年國內PP新產能投產以煤化工裝置為主,同時,也有PDH裝置投產。部分裝置丙烯外銷,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壓PP成本。截至2014年12月中旬,BRENT原油已經低至60美元/桶。同時,以石腦油估算國內PP成本已經低至6100元/噸,這個成本已經接近一體化煤化工5500—6000元/噸的成本區。
“若國際原油進一步下滑,則油制PP成本有望低于煤化工制PP成本,因此,若國內PP價格進一步下滑,煤化工裝置投產可能會受到影響。2014年四季度隨著PP價格下跌以及甲醇價格堅挺,國內煤化工制PP毛利逐步下滑。”廣發期貨研究報告認為,2014年12月中旬西北外購甲醇制PP的成本大致為9100元/噸,外購甲醇制PP的成本已經超過油制PP以及PDH裝置。“截至12月中旬國內PDH制PP成本跌至6350元/噸,而以丙烯估算的國內油制PP成本跌至6500元/噸。隨著國際原油深跌,煤化工PP成本優勢正逐步減弱,2015年國際原油對PP成本的影響將進一步增強,尤其國際原油低位運行。”
與PP較為類似的是,同根生的PTA也將受到成本端的擠壓。“成本驅動決定價格重心。”銀河期貨分析師范勁松告訴記者,從2014年6月25日至12月17日,此輪下跌更多層面上講是成本的塌陷,其中,原油下跌了46.7%,石腦油下跌了49.7%,PX下跌41%,PTA1505合約下跌29%。總體而言,上游下跌的幅度要大于下游。
“當PTA或PX持續虧損時,國內PTA企業以及亞洲PX企業減產動力增加,2014年國內PTA企業進行過兩次大的聯合限產保價行動,一次是夏季限產保價,這次限產保價從5月持續到8月初,最終以限產破裂告終,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達到PX讓利的目的,PTA企業虧損有所緩解。”廣發期貨研究報告認為,年底PTA企業再次限產保價,但卻遭遇國際原油大跌,這次限產保價未能阻止PTA價格再度深跌。
截至2014年12月中旬,PX與石腦油價差已經跌至320美元/噸一線,這已將PX生產壓縮至成本一線。由于石腦油價格與原油價格相關性達90%,PX價格走勢主要取決于石腦油價格,所以,后市國際原油走勢對PX價格走勢影響很大,這對PTA成本也起著關鍵性的影響。
“受國內PTA連續三年大幅擴產影響,PTA生產已經沒有利潤,多數時期PTA動態利潤為負或徘徊在成本線一帶,未來生產利潤也難有改觀,PTA成本動態變化或將成為影響PTA價格走勢的主要因素。”業內人士稱。
供大于需格局難有起色
展望2015年,除了成本因素外,化工品市場行情的演繹仍擺脫不了供需矛盾這個主旋律。
據了解,2015年一季度亞洲地區計劃有兩套大型PX裝置投產,一套位于印度,設計產能200萬噸,這套裝置計劃在2015年年初投產;另一套是位于寧波的中金石化,設計產能160萬噸,計劃在2015年一季度投產。因此,一季度亞洲地區PX市場擴產壓力較大,供大于求格局難有改善。
截至2014年12月中旬,我國PTA產能已達4348萬噸,相比2013年3328.5萬噸的產能,新增產能1019.5萬噸,增幅30.6%。但是PTA產能實際增幅小于市場預期,主要原因是2014年PTA利潤繼續惡化,行業虧損嚴重,從而導致部分PTA新產能投產推遲。市場預計推遲投產的新產能大多將在2015年一季度投產,四季度則將有一套220萬噸的裝置投產。從目前擴產安排看,2015年PTA產能擴產增速將放緩至15%左右。相對于前幾年,2015年PTA擴產壓力明顯減弱,尤其2015年一季度后。
而PP在2015年也將面臨很大的擴產壓力。煤化工步入投產高峰,供應增量如泰山壓頂。從卓創資訊的數據看,2015年國內PP市場擴產壓力主要來自煤化工、PDH兩種路線的擴產。傳統油制PP擴產安排較少,統計表明2015年PP產能增速有望達到28%,將大大超過國內PP需求增速。新產能的釋放必將給國內市場帶來供應壓力。與此同時,2015年我國經濟或進一步放緩,受此影響國內PP需求將難有靚麗表現。“如果2015年我國經濟增速下滑明顯,則將給PP需求帶來負面影響。”業內人士稱。
對于2014年年底期貨市場“黑馬”品種甲醇來說,2015年,除了煤制烯烴項目的甲醇產能之外,新增甲醇項目并不多,預計約400萬噸,整體預測,2015年國內甲醇產能將達到8000萬噸。“按照55%的開工率測算,國內甲醇產量增速將在20%。由于2015年國內整體經濟增速增長不大,維持低水平增長,預計2015年上半年甲醇傳統下游行業仍會維持弱勢。”中信期貨研究報告認為,隨著煤制烯烴、甲醇制烯烴項目逐漸開工,烯烴項目占甲醇需求的比例將逐漸增大。“由于所需、所配的甲醇產能較大,煤制烯烴項目和甲醇制烯烴項目的動態將成為2015年甲醇價格決定性因素。”
聚烯烴市場未來的變數
令市場感到疑惑的是,對于2104年已經成為“鏡花雪月”的聚烯烴市場而言,2015年能否可以站上一個新臺階呢?不少期貨公司的年報顯示,未來聚烯烴市場仍舊充滿了不少變數。
不可否認,隨著近年來煤化工市場的迅速發展,傳統石化市場受到了不少沖擊。在不少期貨公司看來,煤化工和PDH新產能仍將繼續沖擊2015年聚烯烴市場,預計供應過剩局面或加劇,且隨著低成本貨源的增多,市場整體重心仍將繼續下移。
“重心繼續下移將會影響到供需面的變化,回料供應繼續減少,進口增速持續下降,石化和煤化工生產利潤持續下降,這些因素都將會限制整個市場重心下移的空間,最終達到一個均衡價格。”業內人士說。
對于甲醇市場來講,2014年共投產甲醇制烯烴項目6套,烯烴340萬噸,配套甲醇685萬噸,缺口甲醇200萬噸。其中,山東神達11月份投產,雖然提振山東地區甲醇需求,但是由于傳統下游超預期較差,對甲醇價格提振仍然有限。
廣發期貨研究報告認為,2015年將會有593.3萬噸甲醇制烯烴項目投產,配套甲醇產能1030萬噸,需要外購甲醇580萬噸。其中,江蘇盛虹、興興新能源集中在華東地區,不管是從西北、山東采購還是進口,都將造成甲醇物流、貿易格局的改變。另外,甲醇制烯烴項目的實際需求還要觀察甲醇、丙烯價格的配比。
“2014年下半年由于丙烯價格大跌,外購港口甲醇制聚丙烯不如直接外購丙烯聚合劃算,部分廠家采用直接外購丙烯來降低成本。2015年國內丙烯將轉向供應過剩,丙烯價格存在長期壓力,這將成為2015年制約甲醇價格主要因素。”
在上海中期期貨研究報告看來,原油價格連創新低,國內丙烯價格大幅下挫,使得甲醇制烯烴成本優勢不在,目前我國已投產的部分煤制烯烴項目自2014年12月初開始直接采購乙烯、丙烯,而山東等地計劃年底投產的煤制烯烴項目已出現推遲投產情況。如果原油價格進一步下滑,后期山東、西北、華東等地前期計劃在建的煤(經甲醇)制烯烴項目可能會繼續推遲投產時間,而現有已經投產的煤(經甲醇)制烯烴項目會出現開工降低甚至停產的可能。
熊市中維持低位運行
對于2015年化工品市場的整體走勢,多數業內人士看來,似乎還要在漫漫“熊途”中度過。
“當前塑料市場整體狀況為成本支撐塌陷,下游需求疲弱。隨著一季度下游季節性需求來臨,PE市場或有所反彈,但若上游原料市場尤其原油仍處于低位,需求高峰過后不排除下探7500點位可能。下半年伴隨經濟好轉,PE市場或有所好轉,但鑒于成本中樞已經下移,上行突破10500位置存在較大壓力”中銀國際期貨研究報告認為。
2015年國內PP或將繼續迎來產能密集投產,由于明年國內經濟或進一步放緩,2015受新產能擴產影響,PP供需面壓力較大。同時國際原油大幅下跌后,傳統油制、煤化工和PDH三種路線的PP成本相差不大,這種情況下國際原油走勢對國內PP整體成本影響增強,從PP目前動態成本和毛利來看,后市PP仍有壓縮空間。2015年建議關注8000、8500、9000一線等整數關口壓力,以及7500、7000、6500一線等整數關口支撐。
在華泰長城期貨無錫營業部負責人錢濤看來,2015年影響PTA最大的肯定還是成本方面,原油決定了化工品的重心。產能投放方面因PTA與PX的新產能基本同時投產,不會產生時間差行情。產業鏈上各自開工負荷變動將影響價差變動,消費出現大幅增長可能性較低,但亦能維持略增態勢。“總體來看,2015年PTA或將是一個振蕩行情,預估波動范圍4000—6000元之間。”
至于甲醇,由于其供應壓力進一步增大,甲醇制烯烴雖有望帶動需求面增長,但受外圍因素制約程度較大的背景下,2015年國內甲醇市場走勢難言樂觀,整體重心將較2014年大幅下移,鄭醇指數預計在1900—2800之間波動。部分期貨公司建議,投資者需重點關注甲醇開工情況、甲醇港口庫存、甲醇制烯烴項目的投產、甲醇與聚丙烯的利潤和價差情況,在甲醇制烯烴項目投產前期可能存在階段性的做多機會。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