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一年的穩定運行,由南京國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與大唐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大唐內蒙古多倫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完成的168萬噸/年甲醇裝置氣冷反應器國產化技術項目,系統總阻力、內溫度分布、氣體流通量等各項技術指標達到并優于國外技術水平。5月13日,該項目在北京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
鑒定委員會認為,該系統關鍵設備屬于國內首臺國產化大型氣冷甲醇反應器,成功替代了國外進口設備,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結構設計先進合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南京國昌公司董事長呂仲明告訴中國化工報記者,項目整臺設備從設計到制造歷時6個多月,攻克了在內件設備制造過程管板加工、管殼程試壓、分氣盒焊接等一道道技術難關,于2014年9月完成了制造任務,2015年6月正式投入運行。目前,該氣冷甲醇反應器性能良好,合成系統運行平穩。國產化設備操作工藝參數、生產能力達到或優于進口設備設計水平。
經中國石化聯合會組織專家組72小時現場考核,裝置關鍵數據達到合同要求。氣冷甲醇反應器醇凈值為5.7%,達到設計值;氣冷甲醇反應器殼程(催化劑床層)阻力0.18MPa、管程阻力0.08MPa,優于設計指標;軸向流氣體二次分布技術及新型的漸開線式氣盒結構,使不同緯度的軸向同平面平均溫差小于5℃,優于考核指標。
據介紹,大唐多倫煤化公司原有一套單系列168萬噸/年甲醇裝置引進的是德國魯奇公司技術,采用低壓串聯合成甲醇工藝路線。因裝置中氣冷甲醇反應器需更換,大唐能化公司和多倫煤化公司經多方考察、會議論證,將國昌公司作為該大型甲醇裝置合成反應器國產化的首選合作單位,共同對甲醇裝置中氣冷甲醇反應器實施國產化技術改造。
據介紹,該國產化大型成套甲醇技術的主要創新點是采取模塊化的設計理念,開發了氣冷甲醇反應器模塊(包含合成甲醇反應動力學及熱力學、換熱單元計算、流體力學計算、阻力計算等),并成功應用于氣冷甲醇反應器的工藝和結構設計;采用承壓外殼與內件分體式結構,內件懸掛在外殼上部,溫度不同的零部件自由膨脹,安全可靠性高;采用二次分布技術及新型的漸開線式氣盒結構,冷熱氣體分布均勻,催化劑床層反應效果好;采用新型的漸開線式凹槽結構,殼程催化劑裝填均勻、裝卸方便。
呂仲明表示,新型氣冷甲醇反應器在168萬噸/年甲醇裝置的首次成功應用,實現了該類型核心甲醇反應器國產大型化的目標,打破了國外技術對大型甲醇合成裝置的壟斷。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