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云南省核工業二〇九地質大隊獲悉,經過地勘工作者7年多的不懈努力,日前在滇南地區發現一個特大型的稀土金屬風化殼型礦床,屬于國內十分罕見的離子吸附型稀土資源類型。
據二〇九地質大隊總工程師王學武介紹,該離子吸附型稀土礦主是堿性正長巖風化后形成的以鑭、鈰、鐠、釹、釔為主的風化殼輕稀土礦,并含有鎵、鈮、銣、鈧等稀散元素,風化殼厚度大、連續性好,屬較高海拔地區離子型稀土礦床,具有極高的開發利用和科學研究價值。
從云南省國土資源廳儲量評審中心了解到,近日該礦床已通過省國土資源廳評審中心專家審查。礦床探獲稀土礦石量3.6億噸,離子吸附型稀土氧化物量47萬噸,以鑭、鈰、鐠、釹、釔為主,其含量高達95%。共(伴)生氧化鈮57462噸,伴生銣81839噸、鎵10818噸、鈧961噸,均為超大型規模,礦床潛在經濟價值可觀。通過試驗研究,礦床稀土回收率大于94%,生產的稀土氧化物純度可達到≥92%。
云南省國土資源廳評審中心相關專家告訴記者,該礦床的發現,是云南稀土礦地質勘查工作的重大發現,填補云南省沒有超大型離子吸附型稀土礦的空白,擴展了云南省風化殼離子吸附型稀土礦找礦空間,使云南省有望成為“稀土礦產資源潛力大省”。同時,該礦權范圍暫未結束詳查工作,尚有很好的找礦前景。
據了解,稀土元素在工業中用途廣泛,主要用于冶金、石油、玻璃、化工、電子、原子能等。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