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擴大對外開放迎來新年“頭炮”:1月9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在自由貿易試驗區暫時調整有關行政法規、國務院文件和部門規章規定的決定,包括允許外商以獨資形式在自貿區從事加油站建設、經營,并由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制定相關管理辦法。
根據2017年6月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規定,加油站建設經營被列為限制外商投資產業,同一外國投資者設立超過30家分店、銷售來自多個供應商的不同種類和品牌成品油的連鎖加油站時,必須由中方控股。稍早前,上海、廣東、天津、福建等地的自貿試驗區已經作了暫時調整,允許外商獨資建設運營加油站,此次國家層面的政策調整,將擴大開放進一步拓展至其他自貿試驗區。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中國石油化工行業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秘書長龐廣廉告訴記者,開放自貿區外商獨資建設經營加油站對國內市場影響有限。出于人口集中度和產業聚集度方面的考慮,自貿區成品油市場體量尚不足以對國內市場造成太大影響。但應該注意,這代表著一個方向,即國內成品油終端市場開放程度不斷加大。
他分析指出,一方面,擴大開放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中國加入WTO后,很多領域都對外資企業逐步放開,但開放程度并不一致。比如國內加油站建設經營方面,此前允許外企合資參與,但在控股權等方面有限制和要求。隨著自貿區政策進一步放開,未來國內成品油終端市場對外開放程度也會不斷提高。另一方面,擴大開放有助于提升我國加油站市場化水平。目前,國際油氣巨頭參與建設經營的國內加油站超過2800座,以殼牌、英國石油(BP)、埃克森美孚、道達爾等公司為主,且多布局在人口稠密的東南部沿海地區,但其油品來源受到限制。從在自貿試驗區放開加油站建設經營起步,若再逐步放開外資企業的煉化和油品供應通道,將促成外企、國企、民企在油品市場的充分競爭,有助提升國內加油站服務水平和質量。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也認為,這將帶來國企、民企和外企間更加充分和激烈的競爭。而且,此次是首次在國家層面放開外商獨資建加油站,如果試驗效果好,將為在更大范圍擴大開放積累經驗。
據龐廣廉介紹,我國現有加油站約10萬座,以國企建設運營為主,近年來民營企業也在逐步加快布局。市場主體多元化、大數據手段管理和人工智能化是國內加油站發展趨勢,未來不斷擴大開放乃大勢所趨。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