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東營港、濱州港和濰坊港三個化工大港整合后的山東渤海灣港口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業內人士表示,山東港口是原油進出口咽喉要道,但是一直以來都各自為戰,難以與已成氣候的浙江、江蘇等省的化工大港相比,此次整合無疑是建設化工大港的一個前奏。
山東化學化工學會秘書長劉寶勝分析說,地煉企業眾多的山東,無疑使得港口油品碼頭建設風生水起,東營港、濱州港和濰坊港三個港口均是化工油品進口、出口、儲存乃至加工的基地。依東營港為例,依托原有進口優勢,東營港擁有聯合石化、亞通、海科(赫邦、瑞林)、天弘、東辰、德辰等40多家石化企業,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規劃中,東營港布局建設芳烴、乙烯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高端石化產業基地。目前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正推動全區經濟社會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建設高端石化產業基地的支撐型項目、單體投資均超過百億元的乙烯、芳烴、己內酰胺等項目有序推進,建成創新、綠色、智慧、高端的國內一流產業基地。
記者了解到, 截至2017年底,山東省沿海港口吞吐量突破15億噸,總量居全國第2位,是全國唯一一個擁有3個吞吐量超3億噸大港的省份,但港口資源眾多,雖然“身份”各異。均建設巖體化工碼頭,東營港口岸擁有6個液體化工品泊位目前均正式對外啟用。濱州港有3×5萬噸級液體化工碼頭,濰坊港也擁有森達美5萬噸液化品碼頭。業內人士認為,沿海各地爭相上馬港口建設,沒有統籌規劃,無疑使得港口重復建設,大大浪費港口資源,
此次整合無疑將使得液體化工碼頭使用進一步得到提升。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