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7月份乙烯加工損失率降至0.09%,創歷史最好水平后,揚子石化持續優化乙烯聯合裝置運行,減少物料排放,提升運營績效。最9月份乙烯加工損失率為0.08%,較歷史最好水平的7月份再降0.01個百分點,再次創歷史新低,并在近日中石化集團公司乙烯裝置“比學趕幫超”競賽考評榜上再添一面紅旗。
降低加工損失率,裝置安全穩定長周期運行是首要條件和基本保障。揚子石化烯烴廠開展“拉網式”大排查,全面排查乙烯聯合裝置安全狀況,特別是對崗位員工日常巡檢發現的“跑冒滴漏”及“高遠偏、死角”部位隱患漏點進行專項整治。據統計,9月份以來,烯烴廠查找并消除乙烯聯合裝置漏點隱患百余處,確保了裝置安全穩定運行。
與此同時,揚子烯烴廠強化生產運行監控系統應用,建立報警跟蹤機制,確保問題“第一時間”發現并處置;嚴格執行《生產系統重大事項報告管理制度》,確保生產異常有記錄、有分析、有處理、最終閉環;規范組織“機電儀管操”五位一體巡檢,用好智能巡檢系統;完善落實交接班和巡回檢查管理辦法;全面加強夜晚和節假日廠部、車間兩級值班力量,統籌安排生產保運人員。該廠多措并舉,進一步提升了裝置安全穩定運行可靠度,確保了裝置高效運行。
據分析,涉及乙烯聯合裝置加工損失率的技術指標包括無組織排放損失、火炬長明線損失、裂解反應損失、污水含料損失、裝置泄漏損失等13項。對此,揚子烯烴廠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避免裝置非計劃停車和裝置運行波動,嚴控“無組織排放”,減少價值漏損。
該廠一方面改善乙烯原料結構和品質,優化裂解爐運行方式,實時調整裂解深度和汽烴比,確保裝置前系統平穩運行;另一方面從減少火炬氣排放量、減少火炬氣中高附加值產品含量、降低分離系統髙附加值產品損失等方面入手,優化后系統運行,做好火炬氣系統相關管線、閥門查漏消漏工作,對火炬氣排放量加強監控,實時調整,最大程度降低物料排放損失,將火炬氣中高附加值產品含量降至最低。同時,該廠開好火炬氣回收壓縮機,最大程度回收物料,有效應對“無組織排放”造成的物料損失,效果明顯。
烯烴廠還對影響乙烯加工損失率的其他技術指標進行分析,在加強精細操作、精益管理上狠下功夫,制定措施,抓好落實。9月份以來,該廠加強2套乙烯裝置中汽油管線流量計使用與維護管理,確保精準計量,有效減少了汽油計量損失;通過系統優化操作,加強工藝調整,減少了火炬長明線損失、裂解反應過程中物料損失、系統結焦損失及含料污水損失;通過消除現場泄漏點、加強采樣及計量管理,減少了各類物料泄漏、采樣損失及計量偏差,使得乙烯聯合裝置“加工損失率”再創歷史新低。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