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首位署長高級顧問、中國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氣司前副司長楊雷日前在法國巴黎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任職兩年多來,他在新崗位上深刻感受到中國與世界互動迎來新時代。
“我這個職位就體現了這一點,”楊雷介紹說,國際能源署署長高級顧問這個職位是現任署長法提赫·比羅爾首次創立,初衷就是加強國際能源署和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間的交流。
“國際能源署的傳統成員大都來自發達國家,可比羅爾意識到,如果沒有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國際能源署將無法在能源領域具有國際代表性。他上任后,一改歷任署長首次出訪不是前往華盛頓就是前往布魯塞爾的傳統,而把第一站選在北京。”
楊雷告訴記者,近三年來,中國和國際能源署的合作越來越密切。2015年,中國成為國際能源署聯盟國;2017年,中國國家能源局和國際能源署簽訂三年合作方案;同年,國際能源署中國聯絡辦公室在北京掛牌……
“如今,國際能源署每年在國內發布各類報告達十多場,共有約300名成員的國際能源署每星期都有人在中國,合作密切到這種程度,確實前所未有,”楊雷說。
楊雷于2016年5月經公開選拔到國際能源署走馬上任。他說,兩年多來,他的一大感受是,隨著越來越多中國人在國際組織中任職,以及中國和國際組織各類合作明顯增多,世界和中國的互信與日俱增。
“隨著交流與合作增多,世界越來越深刻意識到,中國是在真誠地推行能源等各領域改革。”楊雷說,國際能源署越來越明白,他們所倡導的能源轉型等理念已實實在在地在中國落地開花。如今比羅爾在很多國際場合經常提到中國已經或將要成為第一風電大國、第一光伏大國、第一核電大國和第一電動汽車大國。去年,國際能源署還專門出版了《世界能源展望2017中國特別報告》,對中國能源轉型進行了系統概述,評價非常積極。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