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銀行認為80美元/桶,高盛公司預測95美元/桶
新年開市第一天,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2月交貨的輕質油價在東部時間12時06分突破每桶100美元,收盤于99.64美元。而此前,2007年底,在德勒(Deloitte)油氣年會上,德意志銀行首席能源經濟師亞當·西敏斯基預測,本世紀前10年的原油均價接近55美元/桶,幾乎是上世紀90年代的3倍,2008年原油均價為80美元/桶。而世界最大的證券公司高盛則預測,2008年原油價格為95美元/桶,2009年甚至有可能達到105美元/桶。
現有的地緣政治問題不但會影響石油,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影響天然氣,而且價格上升的風險更大些。由于美元貶值,原油市場價格隨之升高。西敏斯基認為,從每周美元和石油價格的統計數據看,二者變化的相關性并不太強。也就是說,還有其他因素在影響油價走向。
高盛公司稱,從歷史上看,油價與美元的相關關系較弱。然而,自2007年以來,歐元、美元與油價的相關度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美元貶值促使歐洲、亞洲石油用戶進行套利操作。國際貨幣外匯交易市場是世界最大的金融市場,每天的交易量在3萬億美元以上。油價越高,各國央行的美元儲備量越大,管理石油出口國投資的主權基金也越多。弱勢美元促使產油國以美元換取其他貨幣,從而使國家投資和儲備多元化。
西敏斯基說:“只要全球GDP增長速度接近3.5%,石油需求增長速度就會保持在1.5%。從長遠看,石油需求依然強勁,主要原因是世界人口正在進入中產階級,石油消費也在適應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高盛分析師認為,經合組織國家的石油需求會略有下降,需求增長主要來自中東和中國。過去5年,原油生產成本增加;未來5年,隨著人員和裝備短缺的緩解,成本壓力應當有所緩和。
預計,由于對碳排放限制的要求越來越高,天然氣燃氣發電的需求將會增長。2008年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歐洲與美國天然氣市場的聯系加強,不過,LNG在美國市場所占份額仍較小。西敏斯基預測,2008年天然氣平均價格仍將保持7.7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約28美分/立方米);而高盛的預測則為7.10美元/百萬英熱單位(約25美分/立方米),與2007年基本持平。
未來幾年,全球煉制加工稠油、高含硫原油的產能將由于市場對輕質油品的高需求以及全球環境質量標準的提高而減少。不過,隨著美國和印度新升級產能在2008至2010年投產、中東在2012至2013年投產,這種情況將會發生改變。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