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人人精品_91p在线观看_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_欧美黄 片免费观看_日韩中文字幕_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全國

穿越時空的紅色記憶·人物篇

   2011-07-01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622

核心提示:鐵人 王進喜  王進喜(1923-1970),1950年春通過考試,在解放后的玉門油礦老君廟鉆探大隊當鉆

鐵人    王進喜

  王進喜(1923-1970),1950年春通過考試,在解放后的玉門油礦老君廟鉆探大隊當鉆工。1956年4月29日加入中國共產黨。1959年9月,被譽為“鉆井闖將”的王進喜出席甘肅省勞模會,被選為新中國成立10周年國慶觀禮代表和全國“工交群英會”代表。

  1960年3月,王進喜率隊從玉門來到大慶,用“人拉肩扛”搬運和安裝鉆機,用“盆端桶提”運水保開鉆,首創5天4小時打一口中深井的紀錄。在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時發生了井噴,危急關頭,王進喜不顧腿傷,帶頭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最終制服了井噴。

  房東趙大娘看到王進喜整天領著工人沒白天沒黑夜地干,飯做好了也不回來吃,感慨地說:“你們的王隊長可真是個鐵人哪!”石油工業部部長余秋里得知后,連聲稱贊大娘叫得好,并號召4萬會戰職工“學鐵人、做鐵人,為會戰立功,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

  1960年7月1日,王進喜被樹為“五面紅旗”之一。1964年毛主席發出“工業學大慶”的號召,并稱贊鐵人是“工業帶頭人”。

  1970年4月19日,王進喜被確診為胃癌晚期。11月15日,在北京逝世。以王進喜為原型的電影《創業》感動了幾代中國人,其崇高思想和優秀品德被后人概括為“鐵人精神”。

  2009年9月14日,王進喜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石油赤子 侯祥麟

  侯祥麟(1912-2008),曾用名侯波,中國科學院化學學部委員(院士)。1935年畢業于燕京大學化學系,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抗戰勝利前夕,在黨組織的支持下,侯祥麟去美國繼續學習化學工程學,在卡內基理工學院當研究生,獲博士學位。

  1949年,侯祥麟任麻省理工學院燃料研究室副研究員后,發起成立留美科學工作者協會,動員300多名人才回國參加建設。1958年10月,他被任命為石油工業部石油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主管石油煉制及軍用油品的科研工作。

  50年代,中蘇關系緊張,航空煤油進口銳減。侯祥麟組織6個研究室的力量,帶領科研人員日夜苦干。1962年,航空煤油正式供應中國民航和空軍部隊。

  1959年,為配合中國原子彈、導彈和新型噴氣飛機的研制,侯祥麟接受了研制多種特殊潤滑油的任務。在身體受到化學物質傷害,并隨時有中毒和爆炸危險的情況下,侯祥麟組織和帶領科研人員,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終于在1962年至1965年間先后研制出了氟油、硅油、酯類油等一系列高精尖特種潤滑油品。

  1962年,在培育“五朵金花”的日子里,大到科研方向、試驗方案,小到試驗的每個環節,侯祥麟都親自抓。“五朵金花”先后開發成功,并實現了工業化,使新中國的煉油能力快速提升。

  1996年,侯祥麟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捐出50萬元設立“侯祥麟基金”。

 

   新時期鐵人 王啟民

  1960年,大慶拉開石油大會戰序幕,王啟民作為實習生,擔任葡田井試油隊技術員。年底,王啟民在實習生中被評為唯一二級紅旗手。

  1961年8月畢業,王啟民重返大慶會戰戰場。上世紀60年代,溫和注水是國內外油田普遍采用的開采方式,但大慶油田溫和注水僅3年采收率就下降到5%,油田被“水淹”了一半。王啟民大膽提出,應當采取“高效注水開采方法”。應用“高效注水開采方法”使被判了“死刑”的一批油井轉而成為百噸高產井,闖出了“中國式注水開發”新路。

  上世紀70年代,王啟民主持的“分層開采、接替穩產開發”試驗,使大慶油田水驅采收率整體提高了10%至15%。90年代,王啟民組織實施的“大慶油田高含水期穩油控水系統工程”結構調整技術,使大慶油田實現了3年含水上升不超過1%。5年累計多產原油610多萬噸,增收節支150億元。

  40多年來,王啟民先后主持了大慶油田8項重大開發試驗任務,參加了40項科研攻關課題和油田“七五”“八五”“九五”開發規劃編制研究等工作。他的辛勤工作,為大慶油田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僅“表外儲層”開發研究成果,就相當于為大慶增加了一個地質儲量7.4億噸的大油田。

  1997年1月17日,江澤民總書記在接見出席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工作會議代表時,熱情洋溢地說:“大慶現在有了第二代鐵人,就是王啟民同志,他是科技人員,是新時期的鐵人。

  

  當代青年的榜樣 秦文貴

  青海油田所在的柴達木盆地蘊藏著豐富的能源和礦產資源,被稱為中國西部的“聚寶盆”。然而,這里平均海拔2700米以上,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生命禁區。剛剛來到柴達木盆地的秦文貴,頭昏腦漲、胸悶氣短、鼻血不止,但憑著堅定的信念,開始了由一名大學生向柴達木石油人的轉變。  

  在實踐中,他深深感到,石油工業的發展必須充分發揮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尤其是作為一名知識分子應當義無反顧,肩負起這個重任。

  他主持完成的鉆井簡化套管科研項目,成功打出4口深開發井,每口井節約技術套管2500米,節約綜合鉆井成本近700萬元。在攻關的180多個日日夜夜里,34歲的秦文貴一頭黑發竟成花白。

  他根據對油田裂縫性油藏的新認識,采用大位移定向鉆井、成像測井、油層酸化、平衡壓力固井等新技術,取得柴達木盆地獅子溝地區裂縫性油氣藏的新突破,獲得高產油氣。

  上世紀90年代,秦文貴赴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學習。學業結束后,秦文貴拒絕了加拿大石油公司高薪聘請及全家定居的優厚條件,毅然回到了青海油田。

  1997年4月,秦文貴獲得了首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被譽為“當代青年的榜樣”。

  大慶新鐵人 李新民

  李新民,1990年從大慶石油學校畢業,被分配到老鐵人王進喜帶過的1205鉆井隊。剛開始,隊里開展班組競賽,每次打大鉗他都扣不上鉗框,有一次因為技能沒過關還被請下鉆臺。為了盡快掌握鉆井技術,他把全隊人都當成師傅。1992年5月,李新民任井隊技術員。2003年3月,任1205鉆井隊第18任隊長。

  2006年2月19日,李新民帶領GW1205隊項目部踏上非洲大地,進駐蘇丹,實現了鐵人王進喜“將井打到國外去”的夙愿。

  在設備安裝調試中,李新民帶領項目組人員再次祭出大慶的法寶,“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高溫當桑拿,汗水當淋浴,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僅用10多天就通過甲方和第三方檢測,獲得鉆井施工許可。在蘇丹雨季來臨之前,他們僅用17天就拿下了第一口井。

  2007年,他們承擔蘇丹3/7區首口定向井施工任務。該區塊地層軟,易發生井斜、井塌等事故,多支隊伍都在此吃過敗仗。李新民連夜組織骨干開會,研究攻堅方案,并在短短11天后交出了優質井。鑒于以往的出色表現,甲方又把第一口水平井的施工任務交給了李新民。施工中,李新民和工程師憑多年打水平井的經驗,及時發現事故苗頭,要求甲方監督更改施工方案。他們耐心解釋其中利害,避免了兩起重大事故。甲方監督對GW1205隊刮目相看,并表示“在3/7區塊有水平井就由你們來打”。幾年來,李新民帶領GW1205鉆井隊累計打井16口,榮獲了蘇丹“鉆井杯”,樹起了中國石油隊伍的品牌形象。

  他是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先后獲得集團公司優秀共產黨員、“十大標兵”和中央企業勞動模范、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

  在2011年6月29日中國石油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李新民被授予“大慶新鐵人”榮譽稱號,集團公司黨組還決定深入開展向李新民同志學習活動。

  鐵人式的好工人 王為民

  王為民(1949-1997),1981年從濟南鋼鐵廠調到勝利油田臨盤采油廠采油三隊當電焊工。為了盡快掌握技術,他白天學,晚上練,不到兩個月就能單獨頂崗,5年達到了8級焊工水平。

  用心做事,用腦子干活。王為民把解決生產難題當成了自己的追求和樂趣。抽油桿脫扣,是油田生產中普遍存在卻又一直未能解決的大難題。采油廠600多口井,每年脫扣的油井僅修井費就要100多萬元。經過3個月的努力,他在床板上繪出了1000多張圖紙。經過一年多的現場試驗,三次大的改進,理想的抽油桿防脫器問世,并獲得了國家專利。1988年以來,臨盤采油廠在115口油井上安裝的防脫器至今未出現一例脫扣現象。

  多年來,王為民先后完成革新項目30多個,有5項獲國家專利。他革新的硅橡膠安全閥,當加熱爐壓力超過時,便會自動報警,避免了爆炸事故;他設計的多功能單流閥,不僅防止了光桿斷裂和管線破損后原油倒流,還能監控油井生產;他研制的抽油機系列防盜技術,成為油井設備的“保護神”。據不完全統計,他的這些革新成果創造直接經濟效益上千萬元。

  抽油機耗電嚴重,僅勝利油田一年的電費就高達23億元。王為民決心攻克這道難關。1997年9月14日,王為民一早就出發去運設備。裝好設備后已是中午12時,爭分奪秒的王為民為了糾正懸繩器的不平衡,邊撬動懸繩器邊向下方墊鋼板。不料,一噸多重的節能器配重箱突然滑落,砸在了王為民的身上……

  王為民,1995年獲政府技能最高獎——全國首屆中華技能大獎,1997年1月15日被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黨組授予“鐵人式的好工人”榮譽稱號。

大漠女兒 楊拯陸

  楊拯陸(1936-1958),1936年3月12日出生在陜西西安。是著名愛國將領楊虎城的女兒,母親謝葆真。

  1949年5月西安解放,正在西安女子中學讀書的楊拯陸以極大的熱情加入了共青團。1953年,楊拯陸高中畢業,如愿以償地考入了西北大學石油地質系。進入學校后,楊拯陸從各方面了解到新中國的建設最大的困難就是缺乏資源,而尋找資源最急需的就是地質人才。從此,堅定了她獻身祖國石油事業的決心。那時楊拯陸還在《陜西日報》上發表了一篇《我要做一名祖國工業化的尖兵》的文章。由于她在大學學習期間各方面表現突出,18歲的她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5年,楊拯陸大學畢業了。她可以選擇去北京,也可以選擇留在西安,但她毅然選擇了到新疆搞地質勘探。

  到新疆石油局地質調查處工作后,她有留在科研單位工作的機會,也有出國留學深造的機會,可她堅持留在野外地質隊。在此后的3年時間里,她把最遠的路留給自己走,把最高的山留給自己爬……唯一的原因,是希望能盡快發現大油田,滿足祖國建設的需要。

  楊拯陸所在的117地質隊工作地點在準噶爾大戈壁,那兒荒無人煙,許多地方都沒有水。夏天炎熱,太陽曬得整個戈壁就像一個大蒸籠,氣溫常常在40℃以上。晚上又寒氣逼人,還要穿皮襖。而秋冬時節,大風一陣接著一陣,攪得黃沙滿天。楊拯陸就是在這樣極其艱苦的環境中工作著。

  1957年,楊拯陸擔任了117隊隊長,也是地質隊中唯一女隊長。地質勘探隊工作非常辛苦,每天都要翻山越嶺,風餐露宿。作為隊長,她常常把困難留給自己。夏天的準噶爾大戈壁酷熱難忍,隊員外出時飲水量很大,而隊員們帶的水又是有限的,楊拯陸總是忍受著干渴,把水留給隊友們喝,而自己的嘴唇總是干裂得流血。

  1958年,她帶領勘探隊員完成了準噶爾盆地東部克拉美麗探區1950平方公里的地質詳查。同年9月,為了三塘湖地區普查新任務,楊拯陸推遲了婚期。當完成了1.02萬平方公里的地質普查后,收尾工作途中楊拯陸和隊員遭遇強寒流風暴,年僅22歲的她不幸遇難。在同寒流的搏斗中,楊拯陸懷里一直小心翼翼地揣著當天勘測的資料和有關圖紙。

  楊拯陸犧牲后,黨組織稱贊她是“黨的優秀兒女,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堅強不屈的模范共產黨員”,并追認為革命烈士。1959年,她的骨灰葬入西安南郊烈士陵園。1982年中國地質學會把她勘察的三塘湖盆地的一個含油地質構造命名為“拯陸背斜”。2008年11月28日,在楊拯陸犧牲的地方——吐哈三塘湖盆地,吐哈油田公司豎立了楊拯陸烈士銅像。(李長開 石浩 改寫 各記者站 提供材料)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說明  |  隱私政策  |  免責聲明  |  網站地圖  |   |  工信部粵ICP備05102027號

粵公網安備 44040202001354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w久久久| 成人免费xxxxx在线视频软件 | 欧美日韩在线精品 |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紫薇 | 91精品欧美久久久久久动漫 | 久国产精品视频 | 午夜激情影院 | 野狼在线社区2017入口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 亚州国产| 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片 | 国产激情91久久精品导航 | 草草精品视频 | 亚洲成人高清 |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区 | 欧美精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成人 | 日韩性视频| 成人在线免费观看小视频 | 亚洲精品日本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电车 | 麻豆乱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区二区公司 | 欧美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亚洲高清视频一区 | 免费精品视频 |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 | 亚洲精品一级 | 久久一| 日韩一二三区 | 国产精品日产欧美久久久久 | yw193com尤物|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美女视频黄色 | 久久91av|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