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7月15日)歐市盤初,國際油價上漲,因投資者認為,伊朗與六大國達成核協議后,伊朗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增加石油出口;不過全球原油供應持續過剩,仍限制了油價漲幅。
根據伊朗與全球六個主要國家周二達成的核協議,美國、歐盟和聯合國將解除對伊朗實施的制裁,換取該國同意對其核項目的長期監控。
受到這項消息的影響,油價一開始下跌,但稍后回升,因顯而易見的是,此協議不會立即導致新供應涌入市場。
“要等到2016年伊朗才會有新的原油流出,而且可能要比樂觀者所預期的來得少,”美國全球能源政策中心所屬的經濟權術、制裁及能源市場專案主管Richard Nephew表示。
“我預估,在協議開始執行后的6-12個月內,市場上將新增30-50萬桶原油,”他表示。
摩根士丹利認為,多數評估是明年上半年每日新增50-70萬桶。
伊朗在西方國家制裁前,最高峰時每日出口近300萬桶原油。實施制裁后,過去兩年半的日出口量降至約100萬桶。
然分析師警告,油市普遍的展望是價格仍偏低,且或許還會進一步下跌。
高盛表示,伊朗本周與六大國達成核協議,這料帶來油價下行風險,因伊朗龐大的石油儲備將從2016年開始逐步重返市場,且供應量將增加。
高盛目前對今明兩年的布倫特原油均價預估分別為每桶58美元和62美元,對今明兩年美國原油均價的預估則分別是每桶52美元和57美元。
法國銀行Natixis表示,如果中國經濟進一步放緩,同時全球石油產量仍接近紀錄高位附近,那么油價有下跌之虞。
北京時間15時44分,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0.43%,報58.42美元/桶;美國原油期貨價格下跌0.34%,報52.86美元/桶。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