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本周前兩個交易日的連續暴跌后,國際油價周三(2月3日)亞洲時段依舊沒有任何起色,時段盤初繼續大跌逾1%,有望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下跌,因全球原油市場供給過剩疑慮揮之不去,同時API數據顯示美國上周原油庫存增至超過5億桶。此外,美國11月至3月取暖季的最后八周天氣溫和的預測進一步打擊了需求期望。
美原油期貨周三(2月3日)盤初下跌1.44%,報29.45美元/桶,隔夜曾收跌5.5%;布倫特原油期貨下跌1.2%,報32.33美元/桶,隔夜曾收跌4.2%。
美國石油學會(API)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29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380萬桶,至5.004億桶,預估增加480萬桶。庫欣原油庫存增加14.1萬桶。
澳新銀行(ANZ)在報告中表示,“美國原油庫存已位于1930年代以來的高位。”
與此同時,報導引述伊朗國家石油公司(NIOC)高層的談話表示,伊朗在3月21日起的下一財年計劃日出口量為230萬桶原油。
根據伊朗裝運計劃的初步數據,上述數字高于1月與2月預估的150萬桶與144萬桶日出口量。
俄羅斯能源部長和委內瑞拉石油部長近期討論了與OPEC進行合作減產的可能,不過高盛(Goldman Sachs)表示,OPEC想拯救油價為時已晚,油價暴跌噩夢或許還遠未結束,高盛認為1月下旬油價重新飆升至每桶34美元上方只是“假象”;盡管有傳言稱OPEC或通過減產來拯救油價,高盛仍相信油價將再次暴跌至26美元下方并再創新低;高盛繼續認為,協調減產是極不可能的,最終會弄巧成拙。
Axpo Trading資深能源分析師Andy Sommer稱:“俄羅斯和OPEC之間想要達成協議恐怕難上加難,投資者已經開始意識到這點。”他認為本月內油價或重回30美元/桶下方。
俄羅斯能源部周二數據顯示,俄羅斯1月原油產量上升至每日1088萬桶,去年12月的原油產量為每日1083萬桶。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周二在訪問阿布扎比期間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俄羅斯對與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和非OPEC產油國在油市上進一步合作持開放態度。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